陸外貿十城大洗牌
圖╱新華社
上半年大陸主要外貿城市進出口數據
新聞提要■大陸上半年外貿城市進出口數據洗牌,繼第一季上海超過深圳奪回「外貿第一城」後,深圳在上半年以微弱優勢反超。東莞和寧波的「搶五」大戰也同樣激烈,上半年由東莞以16.5%的快速增長取勝。
全球貿易格局不穩定風險加劇,2025年上半年大陸仍交出外貿穩定增長的成績單。主要外貿城市進出口數據顯示,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兩大城市羣在上半年的外貿表現均呈穩中向好,大灣區大部分城市上半年的進口表現優於出口,長三角則整體在出口上表現更好。
時代週報報導,深圳在上半年守住「外貿第一城」寶座,累計1月~6月,深圳進出口達人民幣(下同)2.17兆元,年減1.1%。上海進出口則爲2.15兆元,以0.02兆元的差距暫居第二,但上海上半年進出口總額呈年增趨勢,微漲2.4%。
滬深雙城爭霸
上海和深圳競爭格局延續已久,在2012年至2015年期間,「第一城」稱號曾兩度易主,此後九年上海一直穩居第一。時至2024年,深圳進出口總額大漲16.4%,躍居首位。2025年前五個月,上海外貿總額再度反超深圳,但隨着深圳6月進、出口數據雙雙回正,重回「外貿第一城」。
大陸海關總署14日公佈上半年貿易數據顯示,出口總額爲13兆元,年增7.2%,進口8.79兆元,下降2.7%,國際大宗商品降價是一大因素,上海、寧波、廣州等許多城市都受此影響,進口呈現萎縮趨勢。
分地區來看,2025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進出口規模超8兆元,年增5.4%。其中,出口達5.22兆元,增長9.9%,佔同期大陸出口總值的40.1%;進口2.94兆元,比去年同期下滑0.05兆,佔同期全國進口總值的33.5%。
另外,大灣區內9市上半年進出口達4.38兆元,增長4.3%,佔大陸的20.1%。其中,出口2.79兆元,增長1.2%;進口1.59兆元,增長10.2%。廣州作爲大灣區核心引擎,出口表現尤其亮眼,期內大增25.2%,增速在十強市中居首,進口微漲0.7%。
同樣作爲「出口導向型」城市,相比深圳以電子資訊產品爲出口主力,廣州是以電器、服裝等傳統產業出口佔比較大,由於傳統制造業佔比較高,廣州進口的大宗商品、資源性產品更多,用以服務本地產業鏈配套。
臺商重鎮東莞於上半年進出口總額大漲16.5%至7,492.8億元,連續15個月保持增長,拉高同期廣東省外貿整體增速2.4個百分點。
臺商重鎮東莞連15增
期內,東莞進出口表現超過寧波,奪回「外貿第五城」席位,寧波也實現6.1%的快速增長,但7,218億元的總額略低於東莞。
另一亮點則是浙江金華,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總額位居大陸第八,排名連升兩位。憑藉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推動,小商品出口南美洲、歐洲等世界各地,金華外貿總額增速達到20.1%,在外貿十強市中增長表現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