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外賣價格戰 三家平臺遭約談
大陸外賣平臺近期掀起促銷價格戰。(美聯社)
大陸外賣平臺近期掀起促銷價格戰,大陸市場監管總局昨(18)日約談「餓了麼」、「美團」、「京東」三家主要企業,要求它們依法「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爲,理性參與競爭,共同構建消費者、商家、外賣騎手和平臺企業等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
大陸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昨天披露「市場監管總局開展行政約談要求外賣平臺企業理性競爭」。大陸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麼」、「美團」、「京東」三家平臺企業,要求它們嚴格遵守大陸「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爲,理性參與競爭」,共同構建消費者、商家、外賣騎手和平臺企業等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在官方出手前,這幾家平臺掀起了一波價格戰,向消費者撒出鉅額的補貼。
起因在於今年4月京東加入外賣戰局,且直接投入人民幣上百億的補貼金額,隨後餓了麼也跟進投入,7月初阿里宣佈大筆金額的補貼(淘寶閃購),引起京東再度加碼。幾大平臺砸了將近人民幣1,000億元進行補貼,規模相當驚人,很多飲料外送基本等於免費,餐點也形同大打折扣。
澎湃新聞報導,4月京東加入前,大陸外賣市場主要是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平臺,整體市場總量日均約1億單,其中餓了麼約2,000萬單。如今市場容量已達日均2億單,在1億單的增量中,淘寶閃購增長6,000萬單,拿下約60%。
官媒人民日報近日評論,這是「變相價格戰」,超低價或許一時讓消費者得利、商家漲單、騎手增收。但「爆單」效應造成的是非理性消費、客單利潤攤薄,騎手疲於奔命、影響商品與配送服務品質。文章強調「向下卷價格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