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評川普的「無敵人設」:柿子專挑軟的捏 攻無不克是錯覺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川普看似無所不能,這位美國總統上任不久已挑起多場爭鬥,而且屢屢取勝,以至於令人感覺到反抗徒勞無功。然後,路透專欄作家Hugo Dixon盤點川普的成果,指出除了大而美法案外,他在其他領域並非攻無不克。

Dixon分析,川普雖能從實力較弱的對手身上取得進展,但面對強硬對手,表現就不如預期。

歐盟屬於前者。一旦美國放棄烏克蘭,歐盟安全將受威脅,利用這一點,川普先逼歐盟成員承諾國防開支增加近一倍,後又達成協議,讓歐盟同意2028年前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預期歐企將在2028年前赴美投資6,000億美元。

然而,美國上訴法院上週五裁定,川普的大部分關稅違法。儘管最終裁決尚待最高法院定奪,已爲關稅政策投下變數。

川普也成功讓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接受政府成爲持股9.9%的股東。

不過,川普未能讓中國大陸、俄羅斯或印度屈服,這些纔是真正難啃的硬骨頭。

北京掌控關鍵原物料,似乎讓川普在提高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有所顧忌。俄羅斯拒絕在烏克蘭停火,川普未進一步擴對俄製裁。儘管上週對印度輸美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但新德里迄今未鬆口不向俄羅斯購買原油。

川普試圖「攻破」美國聯準會(Fed),施壓降息。他意圖解僱理事庫克,但她正透過訟訴反擊。聯準會主席鮑爾雖對寬鬆政策抱持開放態度,仍拒絕川普的威嚇。

白宮也許最終能成功削弱聯準會獨立性。但這場角力遠未結束。與此同時,川普的支持率正在下滑,這可能滅低他在其他議議的勝算。

Dixon強調,川普經常製造嚴重破壞,但那並不等於權力。真正的權力是讓他人違背意願行事的能力。Dixon盤點川普至今的成果,最顯著的可能是他強力推動過關的減稅立法「大而美法案」外,在其他領域,他的成績單成敗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