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首架高速垂直起降無人機掀海戰革命 要讓每艘軍艦都變航母

中方的高速垂直起降無人機與美國的XQ-58A「女武神」(Valkyrie,見圖)不需要長跑道或航母,就能從普通軍艦的甲板上起飛。(五角大廈國防視覺資訊發佈服務單位/DVIDS)

中方航太工程師揭曉了可能改變海戰格局的科技突破,公開全球首款由噴射引擎驅動的高速垂直起降(VTOL)無人機。

《南華早報》15日報導,這款無需跑道的流線型無人機可從普通軍艦的甲板上起飛,即使海況惡劣,仍能順利執行任務,無縫接軌,迅速進行長程巡航。而這突破可能將中方的每艘驅逐艦、護衛艦,或兩棲艦化身爲小型航母。這款無人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王耀坤與邱玉婷帶領團隊,歷經10年研發完成。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一所頂尖航空研究機構,如今受美國製裁。

這款中方無人機與需要長跑道,或航母起降的美國XQ-58A「女武神」(Valkyrie)不同,在經空氣動力學改進的機身中,結合了垂直起降與噴射高速飛行力。團隊在7月15日出版的中文期刊《航空兵器》中說:「與其他現有主流垂直起降無人機相比,這款無人機在速度上遙遙領先。」

而這項創新的核心在於複合空氣動力學設計,解決了航空界長期以來的挑戰:如何平衡垂直起降與高速飛行的矛盾需求。這款無人機採雙系統設計:底部安裝的旋翼負責起飛與降落,而微型渦輪噴射引擎則負責驅動高速巡航飛行。而它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可伸縮的專利整流罩系統,這種空氣動力蓋板可在旋翼停止運轉後加以封閉。

無人機在垂直起飛時,旋翼自由旋轉,可像直升機般,從狹窄的軍艦甲板起飛。隨着速度增加,機翼產生足夠升力持續飛行。而旋翼逐漸停止旋轉時,整流罩滑動關閉,覆蓋旋翼樞紐,減少高達60%的寄生阻力。研究人員說,一款總重僅45公斤的小型無人機在試飛時,時速輕鬆達到230公里。

根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上的公開資訊,專案於2015年啓動,歷經多次迭代,到2019年設計才穩定下來。2019年的一篇文章指出,這款無人機專爲中方海軍「非航母艦艇」的航空需求設計,強調「多無人機協同、高速偵察及從驅逐艦甲板垂直起降」。

一名未參與專案的中方國防科技專家說,這些無人機若大規模部署,中方海軍幾乎可從任何艦艇操作高速長程察打無人機。這類無人機能以蜂羣方式從分散的艦艇起飛,高速突破敵方防空系統,執行時效敏感的監視或打擊任務,並返回母艦,而不必依賴遙遠的陸上基地或固定機場。

在島鏈戰爭、海上封鎖或因應快速危機場景中,這能使中方海軍在廣闊的海域持續維持覆蓋,與艦載雷達及指揮系統協同,建構分散而充滿韌性的作戰網。這位因事涉敏感,而不願具名的專家說:「這將使每艘主要水面作戰艦變成前線作戰基地,敵方無法預測下一次打擊從哪來。」

從戰略上來看,相關技術可將中方軍事行動範圍擴大到太平洋和印度洋,提高其投射力量和阻止他國干預區域閃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