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首季經濟觀察 「人工智慧+消費」正啓動新藍海

陸首季經濟觀察人工智慧+消費啓動新藍海。(大陸央視)

新華網報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大陸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開展「人工智慧+」行動,促進「人工智慧+消費」後,AI加速融入千行百業,「人工智慧+消費」正啓動新藍海。

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第一季,人工智慧手機、人工智慧電腦、人工智慧學習機等人工智慧硬體產品數量,在京東平臺呈高速增長態勢。人工智慧機器人品類,近1個月在京東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0%。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說:「當前居民消費從『功能滿足』轉向『體驗升級』,AI融入家居環境、智慧穿戴成爲潮流,不僅將有效啓動消費潛力,更能通過高端供給牽引產業升級,助力中國製造向智造躍遷,爲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搭載AR試衣、3D掃描等技術的量體倉自,點擊AR一鍵試穿,解決挑選衣物煩惱。江蘇紅豆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近日發佈一款智慧量體倉,爲服裝零售帶來全新體驗。

無人車通過AI技術思考和識別實現自動駕駛、自動化分撥中心應用AI視覺技術區分拆零包裹、自動化倉儲集中調度上千臺機器人搬運揀選,藉由引入AI技術,菜鳥物流科技讓快遞包裹觸達消費者過程更「絲滑」。

外骨骼機器人輔助遊客攀登泰山;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安保巡檢機器人「小雨」兼具秩序維護與文化講解功能,讓漕運歷史「可感可觸」;中國工藝美術館內,AI建模與全息投影技術將瓷器製作七十二道工序動態還原。

最近,重慶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來了個「新員工」--智慧養老情感陪護機器人「裴裴」。智慧型機器人開始承擔養老陪護、家庭管家等多元角色。

2024年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計,202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53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29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或將達750億元。「人工智慧+消費」不斷打開內需新空間。

「隨着技術迭代、落地場景更爲豐富,人工智慧與消費領域的結合逐漸向定製化、個性化、多元化發展,有望在未來啓動更多消費增量。」陳麗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