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實測非核新氫彈爆炸火球超千度 恐威懾臺打城市戰
中方實測非核氫彈,爆炸產生的火球據稱超過攝氏1000度。
火球示意照。(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方研究人員3月在《彈箭與制導學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已成功在受控的實測中,引爆了一種氫基爆炸裝置,在不使用任何核材料的情況下,成功觸發了毀滅性的化學連鎖反應。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2日報導,研究顯示,這枚 2 公斤炸彈爆發後,產生了一個溫度超過 1,000 攝氏度的火球,而持續時間超過兩秒,這時間比同等黃色炸藥爆炸長 15 倍。
「氫氣爆炸只需極微的點火能量就能引燃,爆炸範圍很廣,會釋出迅速向外擴散並廣泛蔓延的火焰,」由中國船舶集團(CSSC)705 研究所研究員王雪峰領導的團隊說,「這種組合能精確控制爆炸強度,輕易實現在廣大區域內對目標一致的破壞。」
而《亞洲時報》(Asia Times)網21日指出,中國會研製這種新型非核氫彈,目的在於釋放持續火力,恐嚇臺灣防衛者,並瓦解他們在城市戰中的抵抗。
這種氫彈與傳統TNT爆炸所產生的短暫、極高壓力爆震波不同,它產生的峰值爆炸壓力較低,但火球卻能持續超過兩秒,得以延長造成的熱損傷,並實現導能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