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 黃士修:核能是共識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最新民調顯示,7成民衆支持核電延役,6成支持將「非核家園」改爲「非碳家園」。核能流言終結者黃士修指出,媒體與政壇忽略了一個更關鍵的事實,也就是反核勢力的民意崩盤,「反過來看,堅持非核家園的民意只剩25%,反對核電延役的只剩20%。」
黃士修說,此次民調與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結果相符,當時全國已有6成民衆支持核能,甚至連核電廠附近居民也表態支持。自那時起,反核團體便不敢自稱代表民意,轉而依附政治權力,苟延殘喘,但這些人根本不在乎反核支持度從40%跌到僅剩25%,仍躲在體制內「吃人肉」。
黃士修提到,蔡政府2016年強行將「非核家園」納入《電業法》,建立錯綜複雜的利益結構,壓制任何對核能的支持聲浪;由於利益結構太強大,即使臺灣經歷3次全國大停電,每次挺核聲音都「被打回去」,能源政策始終無法迴歸正軌。
他指出,國際局勢未因臺灣的荒謬政策而停滯不前,歐盟將核能列入綠色政綱、美國強力推動核能戰略,科技巨頭 MSFT、AMZN、META、GOOGL、AAPL、TSLA、NVIDIA皆已表態,核能是AI時代的關鍵能源,背後更有聯合國推動的24/7 CFE(全天候無碳能源)政策支撐。
黃士修痛批,民進黨政府豢養的反核勢力雖已被打得「跟智障一樣」,但仍試圖屏蔽資訊、欺騙大衆,像是綠盟等組織人氣慘不忍睹,卻持續擴編研究員、辦更多活動,靠政策補助過得滋潤。
「這些人活躍的代價是犧牲國防安全、人民健康,甚至連賣天然氣的美國都警告臺灣,你們瘋了嗎?」黃士修怒斥,臺灣社會必須讓真正的民意發聲,能源政策應迴歸理性,目前唯一取得社會共識的綠色能源是核能,如果廢核的結果是燒更多火力,導致臺電虧損4000億元,這還叫綠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