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前五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1% 單月暴跌9.1%
大陸今年前五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1%,尤其5月單月年減9.1%成爲翻轉主因。 (新華社)
今年4月時美中關稅戰造成的衝擊、和內需不振影響或陸續顯現。據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從擴張轉爲萎縮,年減達1.1%,尤其5月單月年減9.1%成爲翻轉主因,官員對此解讀稱,這是受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
據界面新聞,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數據指,1至5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2兆7204.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1%。
其中,1至5月,大陸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8709.5億元,年減7.4%較多;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兆0170.7億元,下降1.5%;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6856.8億元,增長0.3%;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7592.5億元,增長3.4%。
分類來看,1至5月,規模較大的有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3580.4億元,年減達29.0%較多。其餘還有紡織業下降1.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下降4.7%,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下降10.4%,汽車製造業下降11.9%,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下降50.6%。
此外,截至五月底,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爲人民幣72.9元,年減1.6元;人均營業收入爲人民幣179.6萬元,年增加5.6萬元;產成品存貨週轉天數爲20.8天,年增加0.1天;應收帳款平均回收期爲70.5天,較去年同期增加4.1天。此外,5月單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9.1%,成爲前五月表現從擴張轉爲萎縮的主因。
對此,大陸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於衛寧解讀稱,受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1到5月份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從利潤構成看,投資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數較高,下拉1到5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1.7個百分點。
但於衛寧也稱,1到5月份,大陸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大力度推動「兩新」政策落地實施,有效釋放內需活力,帶動通用設備、專用設備行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0.6%、7.1%。他表示,下階段,要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着力做強大陸國內大循環,強化創新驅動,紮實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爲工業企業效益恢復打下穩固基礎。
在此之前,今年1到4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獲利成長1.4% ,較今年前3月加速0.6個百分點,當時官方形容爲「延續恢復向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