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Q1地方發債2.84兆元 創新高

陸第一季地方債發行規模大增。圖/中新社

今年以來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穩經濟,地方政府加快發債腳步。據中國債券資訊網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約人民幣(下同)2.84兆元,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0%。其中近6成用於償還舊債,約4成用於重大專案建設。

第一財經報導,中國城投五十人論壇秘書長鬍恆鬆表示,第一季地方債發行規模大增,一方面是因爲各地落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方案,加快今年2兆元再融資債券以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進度,第一季的置換隱性債務進度過半,且13個省市已完成全年置換隱性債務額度發行任務。

胡恆鬆並說,另一方面,今年新增專項債券發行進度也較快。主要是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前期規劃的交通、能源、新基建等重大項目進入建設高峰期;再加上「十五五」部分專案提前啓動等,新增專項債資金需求明顯提升。去年底大陸國務院下放部分省份專項債券專案審覈權,試點「自審自發」,也加快地方發債節奏。

事實上,今年第一季不僅地方債發行進度較快,一般國債發行進度也明顯快於歷史同期水準。

據今年中央與地方預算報告資料,2025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兆元,比上年增加2.9兆元。其中,中央政府發行國債(含特別國債等)6.66兆元,地方政府發債5.2兆元。這些還不包括用於償還舊債或置換地方隱性債務的債券。

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孫彬彬預計,考慮2兆元用於置換隱債的特殊再融資債,預計2025年政府債發行規模約爲24.2兆元(其中地方債預計發行規模約爲9.83兆元),相較2024年增加1.9兆元。

馮琳表示,隨着3月各項財政政策指標落地,4月起新增專項債發行將逐步提速,預計第二、第三季地方債發行量都將在1.5兆元左右。另外,預計年內剩餘的6,627億元置換隱債再融資專項債額度將在第二季發行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