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煤電拚低碳轉型

圖╱新華社

預計2025年大陸新投產發電裝機結構

新聞提要■大陸推動能源轉型,綠色能源正逐步取代傳統能源,成爲電力產業發展的主力。據統計,今年5月底大陸新能源裝機爲16.5億千瓦,佔總裝機的46%,歷史性超越煤電,而未來煤電低碳轉型將成關鍵。

大陸「2025能源轉型與永續金融學術年會」7月14日在北京召開,會上探討傳統能源產業進步與產業升級議題。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正運表示,大陸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能源活動佔比爲80%,能源活動中電力排放佔比40%,位列第一。爲此,大陸正積極投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

時代週報引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底,大陸累計發電裝置容量達36.1億千瓦,年增18.8%。其中,太陽能發電總容量達10.8億千瓦,年增56.9%,風電裝置容量也達到5.7億千瓦,年增23.1%。

同場出席的中國華能集團能源研究院院長舒安傑表示,儘管今年5月底大陸新能源裝機歷史性超越煤電,但煤電機組的產能仍大。煤電節能工作任務艱鉅,面臨技術挑戰、經營挑戰和人才挑戰,但推進煤電低碳轉型未來可期。

綠色金融挺能源轉型

舒安傑指出,煤電低碳轉型需要關注四點,一是佈局之變推進煤電角色轉變;二是機制之變保障煤電可持續經營;三是技術之變推動煤電低碳化升級;四是治理人才之變。

其中,在推動傳統能源行業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離不開大規模資金投入,更離不開金融行業的支持。孫正運表示,過去幾年中,大陸綠色金融市場拓展、綠色貸款餘額持續成長,綠色債券市場持續成長,爲能源轉型提供實際的資金保障。

投資活動方面,國際能源總署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能源領域的總投資規模將達到3.3兆美元,大陸投資佔全球能源投資的四分之一以上。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末,大陸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人民幣(下同)40.61兆元,比年初增長9.6%,第一季增加3.56兆元。綠色債券餘額2.13兆元,累計發行超過4.33兆元。

人行研究局金融市場處處長楊娉表示,綠色金融體系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需要從構建持續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進一步強化資訊披露要求;健全激勵約束機制;促進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發展;以及不斷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等五方面發力。

展望2025年全年,中國國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專家汲國強此前公佈「大陸電力供需分析報告(2025)」預期,2025年大陸新投產發電裝機容量將年增53.2%,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太陽能電網 考驗更嚴峻

另一方面,今年大陸太陽能裝機潮提前在5月集中爆發,中國國家能源局7月23日公佈資料顯示,6月大陸太陽能新增裝機容量爲0.1436億千瓦,較5月創下紀錄的0.93億千瓦驟減85%。

外媒分析,有別於往年大陸太陽能裝機的高峰通常落在年底,由於今年自6月1日起,新增太陽能專案需通過市場化方式競價定價;以及5月1日起實施的新規,提高屋頂太陽能接入電網的難度,間接導致6月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驟降,預期今年下半年太陽能製造商將面臨更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