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媒超譯外媒 竟下標關稅困境「在野杯葛是主因」 網炸鍋
針對臺灣面臨關稅困境,部分綠媒不只喪事喜辦,還大搞認知作戰,意圖把責任甩鍋給在野。(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關稅疊加讓臺灣處境陷入泥淖,有外媒指出,臺積電投資美國,卻無法助臺灣達成貿易協議、日韓關稅較低、臺幣升值、國內政治朝野對抗加劇、對等關稅衝擊金屬產業等困境。但卻有綠媒解讀下標爲:外媒揭臺灣關稅困境、在野杯葛是主因。明顯「超譯」,粉專痛批可以這樣亂寫?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談及臺灣關稅困境提到,除了外部因素外,臺灣內部政治仍處於大罷免風暴,民間團體對2024年1月甫當選的國民黨籍立委展開全面罷免行動,7月26日首波投票24席雖無一罷免成功,8月23日還有7席待對決,朝野對立日益加深。報導指出,臺灣內部的朝野對抗加劇,執政黨無法有效推行想推動的政策,導致許多公司做決策時,勢必得考量政治上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
但卻有綠媒下標稱外媒皆臺灣關稅困境、在野杯葛是主因,粉專「政客爽」、「鎖綠鴉」都質疑,《紐約時報》原文到底哪裡有寫「臺灣在野杯葛是主因」?整篇文章裡面提到「賴清德面對反對黨立委日益加劇的對抗」,然後呢?全文大部分在講述臺灣產業困境、賴政府關稅談判的問題。這文章稍微有一點教育程度的人,都看的出來重點從來不是什麼在野黨的杯葛。硬要把外媒文章改寫成幫政府甩鍋的劇本,只能說真會編故事!
網友表示「要不直接說726罷免失敗是關鍵?」、「NCC又睡着了」、「想怎麼寫,就怎麼下標題了」、「NCC應該廢掉纔對,有跟沒有一樣」、「反正對綠支持者,上面給什麼信什麼,他們不會查證」、「談的都是黑箱和機密,哪來的在野杯葛」、「甩鍋第一,都不是執政無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