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玲龍一號」小型核反應爐完成冷態試驗 未來可年發10億度電

中核集團16日宣佈,「玲龍一號」全球首堆已完成冷態功能試驗,爲後續裝料與商業運行奠定條件。項目建成投運後,預計每年可發電約10億度,爲大陸未來小型堆商用化的示範工程。圖/取自中核集團微信公衆號

大陸近年來持續推進核能發展,其自主研發位於海南昌江的模組化小型核反應堆(核反應爐)項目「玲龍一號」進展再跨一階。中核集團宣佈,「玲龍一號」全球首堆已完成冷態功能試驗,爲後續裝料與商業運行奠定條件。項目建成投運後,預計每年可發電約10億度,爲大陸未來小型堆商用化的示範工程。

據中核集團微信公衆號16日消息,官方表示,「玲龍一號」爲全球首個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安全審查的陸上商用模組化小型堆,是大陸在覈電自主創新上的突破。15日完成的冷態功能試驗屬核電廠大型綜合性專項調試,主要驗證一回路系統及其輔助管道在壓力條件下的性能,並在各壓力平臺下對主系統與輔助系統進行相關試驗,被視爲反應堆性能的首次全面檢驗。

項目團隊表示,本次冷試結果顯示機組一回路壓力邊界完整、密封良好,相關設備與管線安裝質量經檢驗合格,符合後續試驗與裝料要求。爲保障冷試節點推進,項目成立「一回路水壓試驗專項指揮部」,整合設計、採購、建安、調試等全鏈條資源,依調試爲龍頭、建安爲主力、設計與採購爲兩翼,集中攻關冷試相關技術與施工難題。

據悉,「玲龍一號」於2021年7月13日開工建設,屬於陸上商用模組式小型堆示範工程。建成投運後,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0億度電,滿足海南約52.6萬戶家庭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8萬噸,相當於1年植樹750萬棵。

央視新聞亦指,此次冷態試驗的完成,象徵項目在設計、製造與工程協同管理方面達到相關驗收條件,將爲後續熱態試驗與商運程序推進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