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兩會將召開 委員擬提案建言治理「AI生成不實資訊」

大陸兩會將召開委員擬提案建言AI虛假資訊治理。(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21日報導,來自新疆的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擬爲治理「AI生成不實資訊」提出建言。

2025年大陸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新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海尼札提·託呼提擬向大會提交「關於加強AI生成不實資訊治理」等提案,建議社交媒體平臺等互聯網平臺加強內容審覈機制,建立專門的AI生成內容審覈團隊,對平臺內容執行嚴格監管。

隨着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AI生成不實資訊的問題愈發嚴重,成爲資訊傳播領域面臨的一大新挑戰。

「這些不實資訊通常具有迷惑性強、刺激度高、傳播力廣等特點,不僅侵蝕了資訊的真實性,還擾亂了社會秩序與公衆認知。」前述提案舉例說,在甘肅首例AI虛假資訊案中,洪某弟利用ChatGPT軟體編造虛假新聞牟利;四川網警公佈的多起如「山體滑坡導致8人遇難」、「喜德縣發生地震」等AI造謠典型案例,均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此外,近期西藏自治區發生地震災害後,網路上出現了多起不當利用AI技術生成災害場景的情況,抖音平臺嚴肅處置了2萬3652條涉及地震的不實資訊。還有青海某網民爲博取眼球,將「小男孩被埋圖」與日喀則地震相關訊息關聯拼湊、移花接木,混淆視聽、誤導公衆,導致謠言資訊的傳播擴散。

「這些事件引起了公衆對AI技術濫用和網路虛假資訊治理問題的高度關注。輿論認爲,網路虛假資訊的泛濫嚴重侵犯了公衆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破壞了市場競爭的公正性。」提案認爲,由AI生成的虛假資訊還可能侵犯知識產權、動搖版權規則,涉嫌侵犯個人隱私、泄露身分資訊,甚至存在濫用的風險。這些情況凸顯了加強網路資訊監管、提升公衆媒介素養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前述提案爲此建議:第一,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完善法律體系,強化現有法律執行,明確責任歸屬。第二,強化技術監管措施,建立檢測和識別技術體系,嚴格要求內容標識。第三,提升平臺責任意識,採用技術手段加強平臺內容的審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