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控砍防疫宣傳預算釀豬瘟襲臺 國民黨團:檢疫儀器都照常運作

▲立法院國民黨團召開「面對非洲豬瘟:闢謠+提問」記者會,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立委吳宗憲、牛煦庭出席。(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臺中某牧場的豬隻被驗出非洲豬瘟陽性,綠委開始「找戰犯」翻出先前藍白刪防疫宣傳預算內容。國民黨團今(23日)召開記者會痛批,就算是媒體宣傳預算在去年統刪有所撙節,但國人入境有沒有看到相關防疫宣傳影片?機場、港口海關是不是也在持續查驗?顯見本來在運行的機制照常運作,若要放大作政治攻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國民黨團今日舉行「面對非洲豬瘟:闢謠+提問」記者會,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立委吳宗憲、牛煦庭出席。

林沛祥指出,從2017、2018年地方縣市長就提出「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餵豬」,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曾指示「全國禁用廚餘餵豬 」,但當時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2021年9月29日署名的一紙公文公告「有條件開放」,這是否就是這次非洲豬瘟破口的原因之一?林沛祥說,一隻感染到非洲豬瘟的豬隻,1CC血液的非洲豬瘟病毒數就高達10的9次方之譜,假設血液若在野外腐敗,還可以活15個禮拜,其傳染力非常高。而根據全球非洲豬瘟感染調查,有高達90%都來自廚餘感染,即便廚餘高溫滅菌,也不能完全殺死病毒。

林沛祥表示,現在所知的口蹄疫、狂牛症、非洲豬瘟從廚餘感染居多,不含核酸脂蛋白是最主要的感染,經過加熱後可能無法完全破壞,一旦進入飼料,後果難以收拾,假設沒有有害豬肉進口,基本上破口應該不會發生。若當初2019年全面禁止廚餘餵養豬隻,或許發生此憾事的機率會大幅下降。

林沛祥認爲,現在應該關注如何在邊境管理落實查覈,溯本追源重新檢視防疫措施,千萬不要政治操作、不做不錯,錯了就甩鍋。政治攻防和口水,不是現在豬農和臺灣產業所需要的,請執政黨好好負起責任,加強邊境管理,增加防疫能量。

吳宗憲說,真正有爲的政府,是要找出問題而非吵架。一項數字顯示,海關從107年到114年9月30日,查獲走私的豬肉製品有13,537件,總共22,000多公斤。旅客從境外攜入的豬肉製品,包括被查獲、主動拋棄丟棄有9,507件。換言之,走私進口比例,遠高於民衆自行攜帶,這就是邊境防疫破口,政府有無出面說明該如何加強?吳宗憲認爲,邊境防疫可能要再多加強,找出漏洞,這纔是重點。

此外,吳宗憲提到,在2021年發生越南肉品走私案,豬肉品以夾帶貨物方式走私入境,大量豬肉品流入商家。後遭查獲71公斤尚未流入市面的豬肉品,檢察官偵結起訴,建請法院對接應的一對母女從重量刑,結果法院依《動植物防治法》判決僅對母女判處六個月和三個月徒刑,且得以緩刑兩年,並各處5萬元和3萬元罰金。

吳宗憲質疑,一個足以摧毀臺灣養豬產業的走私案,法院竟然輕判,司法院對於法官教育是否出現問題?現在應該檢討的是防疫是否有漏洞?司法判決的處罰是否過低?吳宗憲呼籲政府,打擊要放在對的地方 而非每天搞政治攻擊。

藍委牛煦庭表示,非洲豬瘟當然是境外移入,不會憑空在臺灣出現,特別是臺灣過去努力防疫有成之下。國人也都看到,在國境查驗、防毒走私部分,相關執法人員也都非常努力。地方的應變,一開始沒有通報,是因爲病徵跟非洲豬瘟有點不同,臺中市政府已經對外說明按照標準作業流程。

牛煦庭說,縱然百密有一疏,中央地方是合作關係,現在擔心政治力介入,讓事情模糊焦點,如網軍見獵心喜、互相攻擊,不斷提出預算遭刪除。牛煦庭要問,就算是媒體宣傳預算在去年統刪有所撙節,但國人入境有沒有看到相關防疫宣傳影片?機場、港口海關是不是也在持續查驗?顯見本來在運行的機制照常運作,若要放大作政治攻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牛煦庭指出,廚餘養豬從防疫角度來看,可以徹底根絕病毒最有效的方法,當初沒有斷然採行全國通令,一定有其考量,也許是全國廚餘去化的問題,也許是轉型需要時間,但牛煦庭要提醒中央政府,廚餘養豬從防疫被提醒至今,就沒有再進一步討論養豬業轉型進度,期望中央和地方除了儘快防堵疫情擴散外,也要再針對畜牧產業各方面升級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