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運輸量攀升 陸民航局:今年預計有望超過7.7億人次
▲北京機場第三航廈停機坪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21)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中國民航局局長宋志勇在會上指出,「十四五」以來,中國民航事業快速發展,航空人口已達4.7億人,成爲全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國家。2023年,民航旅客運輸量突破7億人次,預計今年將超過7.7億人次,飛行已逐步成爲中國民衆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宋志勇表示,民航系統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出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從多維度強化民航保障能力。近年來,航空出行呈現出基礎建設更完備、航線航班更密集、服務體驗更便捷等明顯變化。
「十四五」期間,民航每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千億元,成都天府、青島膠東等一批現代化機場陸續投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世界級機場羣雛形初現,爲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預計到今年底,全國民用運輸機場總數將達270個左右。
▲大陸上海虹橋機場。(圖/記者任以芳攝)
不僅如此,空中通道建設也同步推進。京昆、廣蘭、滬蘭、京廣等多條空中大通道全面建成,有效舒緩航班快速增長所帶來的空域壓力,提升整體運行效率。
航線航班密度越來越高了。「十四五」以來,中國民航局不斷完善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優化完善航線網絡佈局。2024年,國內航線達到4513條,通航城市264個,目前,航空服務已經覆蓋了全大陸92.6%的地級行政單元、91.2%的人口。國際方面,國際航線執飛城市824個,通航境外83個國家的213個城市,大家出境遊有了更多的選擇。
針對服務品質。「十四五」期間,民航局大力提升運行效率,航班正常率保持在較好水平;千萬級機場航班近機位靠橋率提升至83.8%,上下飛機更加便捷。
空鐵聯運也加速推進。全國已有22個機場與火車站實現「硬聯通」,6家航空公司與12306平臺打通系統對接,實現「軟聯通」,旅客出行更加無縫銜接。
此外,智慧出行普及率快速提升。全國超過七成國內旅客使用自助值機,260多座機場具備無紙化登機條件,機上WiFi服務持續拓展,讓旅客享受「雲端生活」的便利與樂趣。
宋志勇強調,飛行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線。暑期運輸高峰將至,航班量劇增、天氣變化頻繁,民航系統已全面升級安全管理與運營調度,力保旅客平安、順暢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