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藏肉鬆麪包闖金門 拒繳20萬罰金原船遣返

金門小三通水頭碼頭海關19日查獲董姓男陸客身上暗藏肉鬆麪包企圖闖關,開罰20萬元;董男拒繳罰金,遭原船遣返回廈門。(民衆提供/於家麒金門傳真)

董姓男陸客身上暗藏6顆肉鬆麪包,19日搭船從金門小三通水頭碼頭入境通關,由於肉鬆麪包數量衆多、且重量約1公斤,經過X光機掃描下現形,立即遭金門海關查獲。董男不但不配合防檢宣導,更不願繳交多達20萬元罰鍰、還在現場喧鬧與防檢人員爆發口角爭執,被海關以原船遣返回福建廈門,5年內不得再入境。

據悉,董姓陸客居住廈門鼓浪嶼,與金門古崗村董氏家族頗有淵源,19日與母親、弟弟經小三通搭船抵達金門。此行受金門縣文化局邀請準備參加20日「董允耀洋樓」修復落成典禮,臨行前董母交代帶肉鬆麪包方便於行程中食用,因他尚未吃完,才攜帶麪包入境,不慎誤觸法令。

知情人士指出,董男的行李裡塞着肉鬆麪包,他明知不能攜帶肉類製品入境、卻未事先向海關申報,已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相關規定;被查獲後,他又於現場喧鬧,吆喝「要把麪包吃掉」,更與海關人員吵得不可開交,最後遭移送防檢局開罰20萬元。

知情人士說,,董男遭開罰後,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文化局求救,由於證據確鑿,董男亦不願繳交罰金,最後依往例,以原船遣返回廈門,5年不得再入境;董母與胞弟則自行入關,繼續原規畫的金門行程。

海關與防檢單位強調,爲守護我國豬農及國人食安,將持續嚴格落實邊境查驗措施。並呼籲民衆,凡自大陸經小三通入境國門,一律禁止攜帶任何肉類及其製品、與含肉加工食品,切勿因疏忽或心存僥倖,否則不僅恐面臨高額罰款,還可能失去入境資格,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