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今年已有12省市調高最低工資 平均漲8至12%

大陸今年已有12省市調高最低工資。(中新社)

北京市宣佈自9月1日起調高最低工資標準,統計中國大陸今年來已有12個省市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幅約8%-12%。

澎湃新聞報導,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宣佈,自9月1日起,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小時不低於人民幣13.91元、每月不低於人民幣2,420元,調高到每小時不低於14.6元、每月不低於2,540元。

北京市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確定爲人民幣27.7元/小時,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法定節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確定爲人民幣65.1元/小時。

湖南省人社廳印發《關於調整2025年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決定從9月1日起,調高每月最低工資標準人民幣100元,調高後三個檔次爲人民幣2,200元、2,000元、1,800元;調高每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人民幣1元,調高後三個檔次調高爲22元、20元、18元。

上海、廣西已於今年7月1日起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690元調高到2,740元,每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24元調高爲25元。

此外,山西、重慶、四川、新疆、福建、廣東、貴州、青海等省份也在今年進行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今年來,已有12個省市調高最低工資標準。

澎湃新聞計算,12個省市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幅度約在8%-12%,調整過後,全國31個省市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檔均超過2,000元,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居全國首位。

《最低工資規定》要求,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將會相應帶動失業保險金、加班費、病假工資、試用期工資等都會隨着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而增加。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就提出,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關於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明確,適當加快提高最低工資標準,2025年原則上所有省份都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