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進出口Q1超過10.3兆人民幣 海關總署:出口增 6.9%、進口降6%
▲大陸海關總署今(14)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5 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中國海關總署今(14)日舉行新聞發佈會,由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2025 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他首先指出,美國政府濫用關稅,嚴重衝擊全球經貿,中國必須實施相關措施來維護自身權益。接着,他介紹,一季度貨貿進出口是10.3兆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6.13兆元,增長 6.9%;進口 4.17兆元,下降6%。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今14日「2025 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舉行經濟數據例行發佈,由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今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也出席。
王令浚介紹,一是進出口增速逐月回升。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連續8個季度超10萬兆。從月度走勢看,1月份進出口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增長6%。
二是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比提升。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5.85兆(單位:人民幣,同下),,增長5.8%,佔進出口總值的56.8%,較去年同期提升2.4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99兆,增長 0.4%,佔進出口總值的29%。
三是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一季度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26兆,增長 2.2%,高出整體 0.9個百分點,佔進出口總值的51.1%。其中,對東盟進出口1.71兆,增長7.1%。
四是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較快。一季度進出口機電產品5.29萬兆元,增長7.7%。其中,出口增長比較快的有,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電子元件等;進口增長比較快的有,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
進口爲何下降?從剛纔通報的數據情況中,我們留意到這個季度進口又出現了下降趨勢,請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看待未來的進口?謝謝。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圖/記者任以芳攝)
呂大良指出,關於一季度的進口增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商品有升有降。其中,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一季度,鐵礦砂和煤炭的進口均價跌幅都超過了2成,原油、大豆的進口均價也分別下跌了5.7%和16.6%,這些價格因素影響整體進口增速2.6個百分點。「此外,跟去年相比,今年一季度少了2個工作日也影響進口增速約2個百分點。」
呂大良進一步介紹,內需工業生產較快增長,帶動零部件和設備進口增加。3月份,製造業PMI繼續位於擴張區間,製造業景氣水平也在繼續回升。其中,計算機通訊電子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產需較快釋放,相關行業所需的關鍵零部件和高技術裝備進口普遍增長。一季度,進口的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分別增長了95.6%和52.5%。
呂大良強調,中國是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和第二大消費市場,擁有完整工業、產業、配體系,以及有14億多內需人口,並且中方始終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積極擴大進口,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