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紀念光復後立案查臺獨 學者:反獨促統進入「歷史縱深推進」
▲大陸舉辦「紀念臺灣光復80週年」大會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官方今年針對臺灣光復80週年採取一系列行動,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陳桂清認爲,這標誌着大陸「反獨促統」事業進入歷史縱深推進的新階段,彰顯了大陸捍衛國家主權、推進統一的堅定決心與歷史主動,實現了從「應對挑戰」到「塑造大勢」的轉進,主動塑造有利於統一的歷史氛圍與現實環境。
陳桂清提到,近日,大陸方面在兩岸關係領域密集推出一系列重大行動,包含隆重紀念臺灣光復80週年、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新華社連續刊發「鍾臺文」署名文章、公安機關對「臺獨頑固分子」沈伯洋立案偵查等,相互呼應、層層遞進,清晰勾勒出對臺工作的新變化、新態勢。
陳桂清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決定,將10月25日設立爲臺灣光復紀念日,以國家法律形式固化這一民族記憶,既迴應了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共同心願,更從法理層面夯實了「兩岸同屬一中」的歷史根基,「這一舉措直面民進黨當局歪曲歷史、炮製『臺獨史觀』的卑劣行徑,以歷史事實戳穿『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謊言,彰顯了中國對臺灣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這一不容挑戰的法理與現實。」
▼立委沈伯洋。(圖/記者屠惠剛攝)
陳桂清說,新華社接連刊發「鍾臺文」署名文章,從現實與未來維度描繪了統一的光明藍圖,「這些論述既立足兩岸發展實際,又迴應臺灣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破了『臺獨』勢力的輿論迷思,讓越來越多臺灣同胞看清統一是機遇而非負擔,是福祉而非威脅。」
陳桂清認爲,依法對「臺獨頑固分子」實施懲戒,標誌着「反獨」工作從政治警示向法治懲戒深化,形成了「清單管理+精準懲戒+法律追責」的完整閉環,「臺獨分子理應意識到,搞分裂是沒有任何出路的。任何形式的分裂行徑,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陳桂清強調,一系列對臺重大行動背後,是黨中央對臺工作理念與實踐的深刻演進,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在戰略導向層面,實現了從「應對挑戰」到「塑造大勢」的轉進,通過夯實歷史記憶、明晰法理依據、描繪統一前景、嚴懲分裂行徑,主動塑造有利於統一的歷史氛圍與現實環境。
陳桂清說,在工作方式層面,堅持「剛柔並濟、標本兼治」,既以最大誠意擴大兩岸交流合作,通過「31條措施」「26條措施」等政策讓臺胞臺企享有同等待遇,深化融合發展;又保持反獨高壓態勢,精準打擊頑固臺獨分子,形成「不敢獨、不能獨、不想獨」的強大震懾。
陳桂清還說,在價值立場層面,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無論是設立紀念日守護民族記憶,還是闡釋統一利好,抑或打擊臺獨、保護同胞利益,都體現了爲臺灣民衆着想的主張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