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航母山東艦「真正實力」超驚人 退役少將曝最恐怖之處
中國大陸國產航母「山東艦」服役至今滿五年,近期再度成爲輿論焦點。圖爲2024年8月山東艦起降保障中隊起飛助理引導殲-15DH艦載戰鬥機進入起飛位。(新華社)
中國大陸國產航母「山東艦」服役至今滿五年,近期再度成爲輿論焦點。隨着《人民海軍》與央視軍事等官方媒體密集報導,中共軍方首度對外揭示這艘航母的艦載機部隊作戰實績,包括「近萬架次」的安全起降與多型機種協同作戰能力。外界普遍認爲,山東艦不僅完成技術驗證與戰術磨合,甚至已具備獨立執行遠海防空、制空任務的能力,未來將可能成爲中國大陸藍水海軍的核心支柱。
根據解放軍內部披露的資訊,山東艦已成功完成多型艦載機的作戰整合,包括殲-15艦載戰鬥機、最新的彈射型殲-15T、搜救與預警直升機等。起降總次數突破萬架,並在歷次遠海訓練中展現高度出動效率與應變能力,戰機出動率持續提升,遠高於服役初期。
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山東艦的起降保障中隊已能全天候完成任務,尤其是在夜間與惡劣天候條件下,戰機依然能迅速升空,對外來威脅進行即時攔截,這反映出艦、機、人三者融合已臻成熟。他指出,一場成功的海上作戰,關鍵在於「升空的速度與穩定」,山東艦的戰機現在可以在數分鐘內完成緊急升空,這已超出過去對中共航母的想像。
這並非誇大。《人民海軍》日前披露,一次遠海雙航母編隊演訓期間,一架外國軍機試圖逼近山東艦編隊進行騷擾,艦上官兵迅速完成艦載戰機的升空保障,逼使對方知難而退。同樣在該次演訓中,多次出現外軍艦機夜間偵察行動,山東艦全程保持戰備,併成功完成夜間起飛,展現出不分晝夜、隨時能戰的態勢。
張軍社強調,這樣的應對能力已說明山東艦艦載機具備全天候應急處置能力,無論是突發偵察、空中接敵,還是快速反制,都能立即反應,這意味着航母艦隊不再只是「看起來強」,而是真正可以操作、可以作戰、可以勝任海上突發戰爭節奏的重裝主力。
不僅如此,數據也在印證山東艦的實力。張軍社提及,日本自衛隊曾在去年7月追蹤到山東艦於西太平洋訓練時,在短短7天內完成380架次起降,其中殲-15起降240架次,直升機起降140次,日均出動高達54.3架次。這一密集出動頻率,足以滿足一場中高烈度海上衝突的作戰需求。
這也得到退役少將慄正傑的呼應。他在中天節目《中天辣晚報》中表示,山東艦此刻的實力已與過去不同,從一艘象徵性質的航母,進化爲能獨立完成制空、防空任務的核心戰力。他分析,單以殲-15爲例,一架可攜帶8枚導彈,若一天出動280架次,就可能釋放超過2千枚導彈,足以在艦隊上空鋪成一張密不透風的「滯空火網」。
慄正傑進一步指出,這代表山東艦戰鬥羣如今已無須依賴陸基導彈支援或陸上空軍護航,便能獨立操作於遠海,完成巡防、制空、甚至攻擊任務,這對區域周邊國家而言,是一個必須重新審視的戰略訊號。
報導指出,山東艦的訓練頻率、起降效率、出動密度,已不再只是軍演作秀,而是在爲「真打仗」做準備。在航母技術累積多年後,中共海軍似乎開始展現一種全新的自信:航母,不再只是門面,也不再是被質疑的花瓶,而是有能力跨區部署、隨時應戰的「海上堡壘」。
未來若山東艦進一步搭載彈射型戰機,或進行實彈對空攔截演訓,其作戰形象勢必更加成形。對於亞太周邊海域來說,山東艦的每一次出海,都是一場不容忽視的軍事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