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有六大行庫上半年淨利潤共逾2.92兆元

陸國有六大行庫上半年淨利潤共逾2.92兆元。

觀察者網報導,截至29日晚間,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中國大陸6大國有銀行今年上半年報全部披露完畢。數據顯示,上半年六家銀行歸母淨利潤合計達6825.24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2兆9248.43億元),資產品質穩定向好,5家銀行不良貸款率較2024年底下降。

2025年上半年,國有六大行經營業績呈現明顯分化態勢。

工商銀行以1681.03億元歸母淨利潤位居首位,但同比下降1.4%;建設銀行以1620.76億元緊隨其後,同比下降1.37%。農業銀行實現歸母淨利潤1395.10億元,同比增幅達2.70%,是六大行中淨利潤增速最快的銀行。

營收方面,工商銀行以4270.92億元營收居首,同比增長1.6%。資產規模方面,六大行均實現穩步增長。截至6月底,工商銀行資產規模較上年底增長7.20%至52.32兆元,穩居首位。

淨息差持續收窄是銀行業面臨共同挑戰。受LPR重定價及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影響,利息淨收入普遍下降。

爲對衝息差壓力,多家銀行通過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投資交易等業務增加非利息收入。建設銀行其他非利息收入大增55.63%。這種變化反映出銀行業正從傳統利息收入模式向多元化收入結構轉型。

資產品質是衡量銀行健康度的重要指標。

上半年,大陸國有六大行撥備覆蓋率整體保持在充足水準,反映出穩健的風險抵禦能力。其中,農業銀行(295.00%)和郵儲銀行(260.35%)處於行業較高水準。

在撥備覆蓋率保持高位或提升同時,六大行不良貸款率普遍穩中有降,截至6月底,5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2024年底下降。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爲0.92%,較上年底上升0.0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六大行均計劃實施中期現金分紅,合計派息規模超過2000億元。具體來看,

建設銀行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息人民幣1.858元(含稅)最高。

2025年上半年,大陸國有六大行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架構下,持續推進各項戰略部署,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位金融五大領域展開系統性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工商銀行通過構建「1+5」政策體系,建立超2000人的核心專家庫和萬人科技團隊,強化組織支撐。該行科技貸款餘額突破6兆元,綠色貸款餘額同樣超過6兆元,普惠貸款餘額近3.4兆元,同比增長17.3%。

在養老金融方面,各行積極佈局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三大領域。工商銀行各類養老金管理規模5.4兆元,服務55歲以上客羣超2.1億戶。

數位金融領域,各行加速數位化轉型。工商銀行開展領航AI+行動,建成企業級千億參數大模型「工銀智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