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 ETF 利多加持 強勢演出

大陸6月官方製造業PMI由49.5上升至49.7、連兩個月上升。(中新社)

觀察上週ETF強勢族羣主要爲美股、陸股等正2型ETF,可見市場資金追價流向。法人提醒,反向型、正2型ETF僅適合做爲短期操作,雖有機會獲得更大獲利空間,但不適合長期持有,需嚴守紀律操作。

針對近期盤勢,安聯投信表示,美科技股人工智慧(AI)巨頭股價續刷新高,科技股成爲主要推升美股的動能,加上美國非農就業報告意外強勁,激勵美股創歷史新高,也帶動歐股表現,臺股走勢也維持相對強勢;不過,隨着關稅大限將至,觀望氣氛致使臺股呈現上下震盪格局。

根據CMoney統計至4日,觀察全數ETF上週價格漲幅表現來看,前十強依序爲FT潔淨能源漲5.5%、國泰數位支付服務漲5.3%、國泰美國道瓊正2漲5.0%、國泰中國A50正2漲4.43%、元大滬深300正2漲4.39%、富邦上證正2漲4.36%、富邦ESG綠色電力漲3.9%、期街口S&P布蘭特油正2漲3.8%、中信電池及儲能漲3.7%、國泰臺灣加權正2漲3.5%。

就基本面看,安聯投信分析,好的方面包括AI需求比預期好且應用層面擴大,如特殊應用晶片(ASIC)伺服器具高客製化與低預算壓力,搭配未來逐漸轉向AI推論時代應用需求,有利ASIC AI伺服器出貨量持續成長,相關供應鏈產能可望因此受惠。

就對等關稅新政部分,儘管市場關注對等關稅最終生效日是否會如期或受美與各國談判進度影響而再往後延期;但最壞情境已過,且美對陸關稅大致定錨,市場近期反映相對正向,對未來政策可能發展應可中性看待。

另方面,美國衆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赴美投資企業可望獲得投資抵減優惠,有利美國消費動能,臺灣企業也可望連帶受惠。

新興股市方面,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就業數據穩健,美股續創新高價位同步帶動新興股市漲勢,惟隨着關稅談判截止日將屆,美國可能單方面確定各國關稅稅率的疑慮,壓抑新興股市漲幅有所收斂。

大陸6月官方製造業PMI由49.5上升至49.7、連兩個月上升,非製造業PMI由50.3升至50.5,財新制造業PMI由48.3升至49.3、歷經5月短暫回落至萎縮區間後再度回升至擴張點之上,三項數據均優於預期,僅財新服務業PMI由51.1下滑至50.6、探九個月低點並遜於預期。美解除對陸晶片設計軟體的出口限制、許可美乙烷出口至陸無需額外批准,陸商務部表示中美雙方正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利多消息推升陸股走揚,工業、原物料等類股引領盤勢,但港股受科技、金融等類股跌勢拖累收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