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陸擬推措施抑制投機 A股將量縮震盪

行業方面,通訊服務升幅達3.4%。反過來說,先前表現不錯的公用事業本週下跌1.5%,而科技受半導體拖累下跌1.4%。

而商品市場則因爲美元偏升,讓多數原材料價格略爲疲弱,巴西中南部甘蔗收割順利導致蔗糖供給過剩與糖價下跌。由於關稅提前拉貨效應結束,大型船舶運費下降,使得波羅的海運價指數持續走低;美國夏季用電需求逐漸減少與儲存增加,不過國際天然氣需求旺盛,讓下半年以來天然氣價出現反彈;降息預期與避險情緒,疊加全球主要國家債務上升,黃金與白銀因替代貨幣地位而上升。

美股方面,對等關稅一個月來的影響仍不夠明顯,股市因而反應有限:對等關稅的負面影響雖然一個月來尚未對美國形成明顯趨勢,但本身不確定性仍會對未來造成影響。惟從本週PMI新訂單數據不錯來看,市場似乎仍偏樂觀看待,也因此讓股市並不太反應相關。

9月降息考量因勞動市場更甚通膨,拉長時間往鴿派靠攏、不致成爲股市估值意外。貨幣政策經Jackson Hole會議定調後已經轉向降息,因勞動市場下行的考量更甚於通膨於過渡期上升的風險,也讓先前理事們的分歧的狀態,轉向形成較一致性的結論。短期有助市場氛圍,但降息常伴隨股市風險貼水提高,則未必能支持估值。

關稅對股市基本面影響不夠明顯,加上市場交易心態上仍偏樂觀,貿易政策對股市的影響鈍化,後續觀察轉向貨幣政策。未來Fed成員變動後,最大意義是往後「連續」寬鬆的可能性,這會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中國方面,8月中國官方製造業PMI小幅回升至49.4,已連續五個月位於50景氣分界線下,反映製造業整體活力依舊不足。生產指數回升至50.8,但新訂單指數僅49.5,仍處收縮;同時新出口訂單指數47.2維持偏軟。因此企業對未來需求保持謹慎,原材料庫存小幅上升,但產成品庫存則繼續收縮。價格面來看,8月製造業原材料購進價格與出廠價格指數分別達53.3與49.1,較上月分別上行1.8與0.8,或有助推動PPI年增率降幅收窄,「反內卷」政策推動下,第四季起或有小規模回補庫存並有利推動明年PPI持續改善。

在非製造業方面,總體PMI微降至50.3,服務業PMI回升至50.5,居民出行與消費意願改善;建築業PMI自50.6回落至49.1,七個月來首破景氣線,反映房地產與基建開工放緩。整體而言,8月經濟內生動力尚未明顯改善,但「反內卷」政策效應正逐步顯現,未來製造業利潤與庫存有望回補。上中游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PMI均有所回升,說明政策更有效帶動新興與中高端製造業。服務業表現穩健,預計將成爲經濟重要支柱。

至於股市方面,上證指數由4月點低約3,000點,連月大幅漲至近3,900點,升幅將近3成,當中受資金涌入所推動,而事實上市場對於公司的盈利預測仍未出現明顯上修。有消息指中國大陸政府有關部門考慮採取一系列措施爲股市投機降溫,引發市場的獲利盤涌現,預計短期A股將量縮震盪。而在後續中港股市投資策略上,可優先考慮有具體政策支持的行業,例如,AI應用、機械人、醫藥等等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