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俄潛艇首次在太平洋水下聯巡 專家曝重要戰略威懾意義
陸俄潛艇首次在太平洋水下聯巡專家指具重要戰略威懾。
大陸《環球時報》29日引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 「俄羅斯海軍與中國海軍潛艇27日首次在太平洋水域水下聯合巡邏。」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當天發佈消息稱,這是俄中柴電潛艇首次在亞太地區聯合巡邏行動。中國大陸專家認爲,此舉具有重要戰略威懾意義。
報導稱,俄中此次水下巡邏於8月初開始,在雙方「海上聯合-2025」聯演後。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沃爾霍夫號柴電潛艇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沿着在日本海和東海協商好的路線開展聯合巡邏。完成聯合巡邏任務後,各潛艇已返回基地駐泊。
中俄「海上聯合-2025」聯合演習當地時間8月1日至5日在俄羅斯海參崴附近海空域舉行。演習結束後,參與演習的中國海軍飛彈驅逐艦紹興艦、綜合補給艦千島湖艦與俄羅斯海軍特里布茨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等3艘水面艦艇及2架艦載直升機組成聯合編隊,位於西太平洋某海域組織海上聯合巡航。
據大陸媒體消息,聯合巡航期間,中俄雙方參演兵力密切協同、默契配合,以輪流指揮或共同指揮方式完成聯合搜救、聯合補給、聯合護航、聯合防空等科目演練。
中國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28日在例行記者會表示,前不久中俄成功舉行了「海上聯合-2025」演習、海上聯合巡航。此次行動不針對第三方,與國際和地區局勢無關。
《環時》報導,此前,中俄海軍已舉行5次海上聯合巡航。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從俄方公佈資訊來看,這是繼水面艦艇聯合巡邏之後,中俄兩國海軍推出的又一種海上聯合巡邏新形式。潛艇聯合巡邏體現了中俄兩國兩軍之間高度的戰略互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潛艇巡邏的不同之處在於其隱蔽性。潛艇是水下隱蔽攻擊的重要力量,可攜帶多種武器,對敵方構成震懾,具有重要戰略威懾意義。其次,水下聯合巡邏可以提高中俄兩國海軍對潛艇戰役戰術的運用能力,提升各自海軍水下搜索、偵察、攻擊等作戰能力,有助於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海洋安全。第三,從戰役戰術角度分析,兩國海軍進行水下聯合巡邏能夠進一步熟悉水下戰場環境,提高水下作戰能力。」張軍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