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多地治理「遊煙」 「上海方案」破解二手菸困擾

陸多地治理「遊煙」上海方案破解二手菸困擾。(大陸央視)

大陸海報新聞 11日綜合報導,當行人漫步街頭時,前方突然飄來一陣刺鼻的煙霧,令人猝不及防地被迫吸入二手菸——這種令人不悅的公共空間體驗,正是當前大陸城市治理中亟待解決的「遊煙」難題。所謂「遊煙」,是指吸菸者在公共場所邊走邊吸的行爲。

自2025年3月中旬起,上海在大陸全國率先啓動室外「遊煙」治理試點工作,選取武康路、新天地等8箇中外遊客密集、人流量大的網紅地標作爲首批示範區。這項創新舉措以柔性勸導代替罰款懲戒,通過「勸你善良」的方式引導公衆文明行爲,一經實施便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熱議,「建議全國推廣」的呼聲持續升溫。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副主任陳德表示,「遊煙」本質上就是二手菸,吸菸者在公共場所邊走邊吸行爲,直接影響他人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相關健康報告,二手菸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且其中有70種致癌物,對公衆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因此,推進「遊煙」治理不僅是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舉措,更是保障公共健康安全的必然要求。

作爲大陸全國控煙工作的標竿城市,上海早在2010年頒佈《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是大陸最早實施地方控煙法規的城市。2017年修訂後更被稱爲「最嚴控煙令」,明確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菸。去年9月1日,上海又實施了大陸首個室外吸菸點地方標準,持續引領控煙政策創新。

數據顯示,上海成人吸菸率已從2010年近27%降至19.2%,但龐大人口基數仍導致城市人羣二手菸暴露率高達47.6%。室內控煙狀況不斷向好,但室外二手菸情況卻不容樂觀。

上海多部門曾聯合對逾萬名市民開展「遊煙」相關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其中近六成市民經常遭遇「遊煙」,逾九成市民對「遊煙」反感,超過七成市民不能接受「遊煙」,爲上海治理「遊煙」提供廣泛民意基礎。

基於這一事實基礎,這次全網熱議的「控煙令」則是做到了從內到外升級,主要是針對中外遊客集中、人羣密集的網紅地標場所,將多舉措重點推進「遊煙」治理。這一創新實踐,再次展現上海在公共健康治理領域創新魄力。這一實踐不僅是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積極探索,更爲大陸全國控煙工作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上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