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多地爭做「天空之城」陸國安部:竊密、公安不容忽視

警惕國安隱憂,大陸國家安全部:護航低空經濟安全翱翔。(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2月23日,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衆號發佈文章,站在早高峰街頭,搭乘「空中的士」避開車流;坐在家中,無人機外賣配送從天而降……這些曾經僅存在於科幻片中的場景,伴隨「低空經濟」一詞走入大衆視野,正逐漸成爲現實。

低空經濟 蓄勢騰飛

低空經濟,是指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爲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低空空域,通常指距地面垂直距離1000米以內的空間範圍。

作爲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之一,低空經濟在政策引導和技術創新的雙重推動下,正快速崛起成爲人民幣兆元級的產業新賽道。2024年,低空經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也專門提到發展低空經濟,同時多地紛紛爭做「天空之城」,爲低空經濟發展激活動力。而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出現和無人系統、無人駕駛、晶片等多個領域技術的蓬勃發展,爲低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低空經濟蓄勢騰飛。

低空經濟 隱患潛藏

作爲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提升了空間維度、解鎖了空域資源,成爲下一個產業風口。但隨着低空經濟的飛速發展,一些國家安全隱患也值得警惕,需要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加以關注。

——數據安全隱患。低空產業是一個綜合性領域,其數據類型繁多複雜。低空飛行器生產、飛行的各個階段會產生、蒐集大量的敏感數據訊息,特別是在數據傳輸、存儲和處理過程中可能會面臨數據隱私泄露、數據篡改、數據損壞等諸多風險,需要妥善管理。

——訊息竊密風險。近年來,低空飛行器擅闖敏感區域、違法拍攝涉密場所的新聞屢見不鮮。由於其體積小、飛行高度低、速度慢,主要採用塑料等非金屬材料製造,不易被雷達裝置探測、追蹤。如果搭載高分辨率攝像頭,有可能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遠距離拍攝、錄像、傳輸,造成失泄密隱患。別有用心的人甚至可能利用無人機遠程侵入電子設備及通信、計算機網絡竊取訊息。

——公共安全隱患。由於成本低廉、操作簡單、追蹤困難,低空飛行器「黑飛」「亂飛」時有發生。無序穿梭的低空飛行器可能在重大活動場所、人流聚集地擾亂公共場所秩序,還可能引發對公共安全的次生危害。

低空經濟 安全爲翼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低空經濟的騰飛離不開安全的保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築牢低空經濟發展的安全屏障。

——完善制度機制,織密低空安全網。發展低空經濟還需優化低空飛行相關安全責任體系,科學合理劃分低空飛行空域,利用先進技術手段構建高效的空域動態管理機制,並完善應急處置機制,保障飛行安全。

——強化學習教育,築牢風險防範牆。國家正日益完善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爲低空經濟提供了明確的行爲規範和行動指導,要通過普法宣傳,進一步增加羣衆對低空飛行安全的認識,提高低空安全防範意識。

——優化數據管理,堵住泄密竊密口。從事低空飛行及相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加強技術防範,切實維護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如發生數據泄露等情況,應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