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對進口牛肉進行「保障措施」調查 陸媒曝可能影響

大陸商務部對進口牛肉進行保障措施調查,陸媒:會產生這些影響。(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大陸商務部近日發佈對進口牛肉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的公告。根據公告,商務部收到中國畜牧業協會等申請人代表國內牛肉產業正式提交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牛肉產業保障措施調查申請書》,決定自2024年12月27日起對進口牛肉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

申請書顯示,中國牛肉進口數量在2019年到2024年上半年急劇增長,在中國的市佔率由20.55%上升到了30.9%,相對於中國總產量的比例由24.87%上升到43.87%,這使中國國內產業受到嚴重損害。申請人請求對進口牛肉進行保障措施調查。什麼是保障措施?這將對中國牛肉進出口貿易產生怎樣的影響?

近些年,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牛肉的消費需求旺盛。由於大陸國內外牛肉價格差距大,刺激牛肉進口量持續增加。中國畜牧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2013年,中國牛肉進口量不到30萬噸,2023年已達到274萬噸,增加了8倍多,相當於大陸國內產量的36.4%,牛肉已經成爲當年進口規模最大的肉類產品。在大陸國內產業嚴重虧損的情況下,2024年以來,牛肉進口激增,1—11月進口260萬噸,同比增長4.3%。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預警團隊牛羊肉首席分析師朱聰表示,2023年6月以來,進口牛肉連續18個月單月進口量超過20萬噸,對國內養牛業衝擊十分嚴重。

朱聰說,大陸國內對牛肉進口一直是持比較開放的態度的,除了疫病的限制,一般情況下是跟各個國家談判,只要牛肉符合要求,中國大陸是持許可態度的。但是這兩年因爲一些國家,養殖成本比較低,而且可能還存在一些補貼的情況,和中國國內價格的差距是比較大的,對於國內有較大的衝擊,所以目前的調查是比較合理的措施。

中國畜牧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大陸國內肉牛養殖行情低迷,大部分養殖戶處於虧損的情況下,大量進口牛肉無疑是「雪上加霜」,大陸國內牛肉和活牛價格快速下跌,目前牛肉價格已跌至近5年最低,活牛價格更是跌至近10年的最低水平。有數據顯示,今年11月出欄一頭肉牛,平均虧損16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上,連續8個月虧損超過1000元,65%以上的養殖戶處於虧損狀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保障措施這項被世貿組織規則允許實施的貿易救濟措施,將可能爲國內相關產業贏得調整機會。

屠新泉說,保障措施是WTO所允許的三種貿易救濟措施之一。貿易救濟措施就是指,在一個國家某種產品的進口增加太快,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時候,各個國家可以實施的一種臨時性的貿易限制措施。

保障措施跟反傾銷、反補貼有個很大的區別,針對的是來自全部國家的進口,而不是來自特定企業或者特定國家的進口;保障措施所針對的進口增加是指因爲不可預測的市場情況導致的進口激增,對國內產業造成了損害或不利影響。這個時候進口國就可以採取臨時性的貿易限制措施來減少進口,爲國內的產業贏得調整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我們再取消這些臨時性的貿易限制措施。

根據大陸商務部關於對進口牛肉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的公告,利害關係方應於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向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登記參加本次保障措施調查。屠新泉介紹,根據世貿組織發佈的數據,從1995年1月1日世貿組織成立到2024年12月底,55個世貿組織成員都曾發起保障措施調查,總數量達到437起,覆蓋了包括農產品和非農產品在內的十八個大類產品。

屠新泉說,中國大陸到目前爲止只發起過兩次保障措施的調查,一次是針對鋼鐵的,一次是針對食糖的。過去這幾年,牛肉進口增長速度比較快,對大陸國內畜牧業從業人員及相關企業利潤、就業等等,就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這種情況下,畜牧業相關企業協會,有資格向國家申請實施保障措施,來保護他們的合法利益。如果說採取措施,一般來講可能會提高進口關稅或者設置一定的進口數量的管理。

公告顯示,本次調查自2024年12月27日起開始,通常8個月內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適當延長。屠新泉介紹,與反傾銷和反補貼不同,保障措施調查期間,不能採取相關措施;但立案調查公告的發佈,將對國內牛肉產業起到穩定預期的作用。

屠新泉說,因爲牛肉的生產是有時間週期的,有些合同可能是長期的,比如現在簽了一個合同是明年的。對出口企業來說,一看中國在發起保障措施調查,未來經過幾個月的調查以後,也許會採取措施,這樣可能會對這些相關的進出口企業有一定預期上的影響。總的來說,這就是商務部按照中國國家的法律、按照WTO的規則,根據中國這些企業、從業者提出的合理申訴所做出的反應,這是政府應該做的,保護大陸國家的相關產業及利益。

而如屠新泉所說,保障措施畢竟是一項臨時性貿易限制措施。着眼長遠,中國牛肉產業應採取怎樣的措施,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預警團隊牛羊肉首席分析師朱聰表示,中國應繼續推進規模化養殖支持措施,從而實現降本增效,提高中國牛肉產業國際競爭力。

朱聰說,中國對國內生產還會繼續保持當前的節奏,但是現在大陸國內供給有點階段性過剩,產業在未來1至2年內會處於一個調整階段。對養殖戶來說,國家還是會繼續推進規模化的支持措施,鼓勵有能力、有條件的養殖戶繼續擴大規模生產,把牛肉養殖成本降下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