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方政府前8月發債約7.7兆人民幣 6成用於償還舊債
大陸財政部數據顯示,地方政府今年前8月發債規模約7.7兆人民幣,當中約6成用途在償還舊債。(shutterstock)
大陸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大陸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合計約7.7兆元、年增率42%、創同期歷史新高。雖然8月地方政府舉債規模9800億元低於前兩個月,但也逼近上兆,整體上保持較快發行節奏。同時在用途上,仍以償還舊債爲第一大支出方向,其他則包含將資金投向重大專案建設以提振經濟、防範風險。
從前8個月地方政府借錢實際資金用途看,用於償還舊債約4.77兆元,佔比約62%;其餘近3兆元主要用於重大專案建設。據第一財經報導,目前地方債風險總體安全可控。根據大陸財政部統計截至7月底,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約52.76兆元,仍在限額約57.99兆元之內。
進一步觀察大陸今年前8個月發行7.7兆元的地方債當中,再融資債券爲3.8兆元、年增率64%;發行新增債券約3.9兆元、年增26%。
根據說明,目前大陸地方政府再融資債券有2大用途,也就是償還之前到期政府債券本金,以及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核心是「借新還舊」,透過拉長地方償債期限,降低利息負擔,緩解地方當期償債壓力,讓地方政府能騰出資金用於保民生、促發展。今年大陸地方政府已發行的再融資債券中,有近2兆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也是目前用來化解地方隱性債風險的關鍵一招。
另外新增債券則一般用於重大公益性專案建設,達到穩投資、補短板、穩經濟。但在一攬子化債政策下,部分新增專項債也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或償還拖欠企業帳款等,被市場稱爲特殊新增專項債。
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地方發行的3.9萬兆新增債券中,專項債發行規模約3.3兆億元、年增27%,佔全年擬發行新增專項債總額4.4兆元約75%。當中用於置換隱性債務、拖欠企業帳款等特殊新增專項債約9700億元,其餘2.3萬兆元主要用於重大專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