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第3種六代戰機疑現蹤跡 陸官媒形容:美媒都蒙了

▲ 大陸第三種六代機亮相?美媒狂猜用途 。(圖/翻攝 樞密院十號,同下)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大陸疑似第三種第六代戰鬥機的照片在社交媒體流傳,引發軍事觀察界與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該機外形融合南北派六代機特徵,甚至讓部分網友戲稱這是「解放軍準備應對外星人入侵」的裝備。美國媒體對其真實定位衆說紛紜,猜測它可能是高端無人戰鬥機,或專爲航母設計的艦載機,凸顯中國在下一代空戰平臺上的研發速度與多線佈局。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旗下新媒體「樞密院十號」近日刊文指出,網上流傳的照片顯示,一款疑似中國第三種六代機出現在中國上空。這一動態在國際軍事圈引起熱議,不少網友戲稱「解放軍這纔是在準備抗擊外星人入侵」。對於這款結合了南北派六代機特徵的新型號,美國媒體同樣感到困惑,懷疑它可能是高端無人戰鬥機,或專爲航母任務研製的艦載機。

美國「動力」網站旗下「戰區」(The War Zone)頻道4日報導稱,從流出的照片可見,該機機首尖銳,機身中段採用高度後掠的蘭姆達(Lambda)翼設計,與此前曝光的沈飛殲-50頗爲相似。與其他六代機一樣,該機取消垂尾以減少雷達反射截面,並具備寬大機身以提供更多內部燃料與武器儲存空間,顯示其在低可觀測性方面做了大量優化。

根據外形特徵,美媒推測這款新機或屬於傳統載人六代機,更接近沈飛殲-50,而非成飛體型更大的殲-36超重型戰鬥機。報導指出,殲-36與殲-50定位不同,不太可能互爲競爭對手,但此次曝光的新機或將與殲-50展開比拼,供解放軍空軍在下一代戰機選型中比較取捨。

▲六代機最新進展再次凸顯了中國軍事航空航天發展的「瘋狂步伐」。

另一種可能性是,它被設計爲專用航母艦載機。美國海軍經驗顯示,空軍型戰鬥機直接「下海」往往缺乏成功案例。照片中,新機在試飛中放下起落架,疑似具備雙輪前起落架,顯示其結構可能經過加固,以滿足航母運作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美媒提到的CCA無人機屬於廉價、可消耗性的無人僚機,更多是作爲有人駕駛戰鬥機的彈藥攜帶平臺或空中作戰時前出的「探路者」,自身的機動性、空戰能力和態勢感知能力都無法與常規戰鬥機相比。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認知,美媒才奇怪地認爲,大陸新型戰機的後部特徵暗示它可能採用了雙引擎配置,「這對於一架消耗性的忠誠僚機無人機來說是相當奇怪的」。

但如果它真的屬於一款具備高度自主作戰能力的無人戰鬥機,那麼這樣的設計就非常可以理解了——雙發設計不但允許無人戰鬥機可以攜帶更多載荷與燃料、提供更強大的機動能力,同時還可以提供足夠的電力供應,以滿足新一代先進雷達和機載傳感器的需求。

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筆者引用美媒介紹這種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的新型戰鬥機的情況,並非是證實或否定其分析,只是爲大家提供西方看待中國新武器的另一角度。美媒承認,這種戰鬥機的最新進展再次凸顯了中國軍事航空航天發展的「瘋狂步伐」,包括廣泛的無人機項目以及先進的載人戰鬥機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