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的諧波去年四季度上市後首虧:機器人板塊今日“熄火”

機器人、AI概念板塊的多份業績下滑公告發布後,資金加速離場。2月28日,科技滿屏熄火,機器人概念股跌幅居前,埃夫特(688165.SH)、綠的諧波(688017.SH)等多股跌超10%。

2月27日晚,綠的諧波發佈2024年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6億元,同比增長8.34%;歸母淨利潤延續2022年以來同比下滑趨勢,達5697.8萬元,同比下滑32.28%。

根據三季報計算,去年第四季度綠的諧波的營收環比下滑,淨利潤錄得2020年上市後首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09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185.49萬元。

今天之前,綠的諧波系本輪機器人行情的領頭羊,“9.24”行情以來累計大漲195.91%,年初至今上漲61.48%。或是受業績下滑利空,2月28日,綠的諧波股價低開低走,收盤大跌11.92%,股價報153.7元,回吐了2月6日以來全部漲幅。

股價大漲之際,綠的諧波高管拋出了減持計劃,根據公告,股東李謙擬減持補充不超過45萬股,減持期間爲2025年3月11日-6月1日,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李謙預計套現6916.5萬元。

減速器被認爲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綠的諧波的主營業務從事精密傳動裝置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諧波減速器及精密零部件、機電一體化產品、智能自動化裝備等。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智能機器人、數控機牀、醫療器械、半導體生產設備、新能源裝備等高端製造領域。

綠的諧波表示,去年利潤下滑主要系開拓海外市場費用增加,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導致公司現金管理收入減少等因素所致。未來幾年公司也將持續在銷售端和研發端加大海外市場的投入。

針對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前景,外資與國內賣方的觀點存在分歧。大方向看,內資與外資都看好機器人的產業趨勢,但外資謹慎看待當前技術發展成熟度、應用場景落地。

2月27日晚間高盛發佈了一份調研報告。高盛分析師JacquelineDu團隊在春節後對宇樹科技進行實地調研後認爲,人形機器人技術拐點仍不明朗,距離真正“上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高盛指出,宇樹人形機器人H1只有19個自由度,難以處理複雜而精細的任務。在商業化進展方面,宇樹科技表示未來2-3年人形機器人難以達到與人類工人相同的效率,5-10年後纔可能出現具有實際意義的應用。基於此,高盛預計到2027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爲7.6萬臺,2032年爲50.2萬臺,這一增長速度慢於市場預期,意味着機器人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可能比許多人預期的要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