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叔大媽不跳廣場舞了 「圓星夢」瘋拍短劇:日薪5000供不應求
一圓星夢!這些老人不跳廣場舞了,開始拍起短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澎湃新聞》報導,短劇圈,現在真正吃香的居然是中老年人?最近關於短劇中老年演員「用工荒」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據傳橫店每天有超百個短劇劇組同時拍攝,其中中老年演員、尤其是60-70歲年齡段的演員非常稀缺,中老年短劇演員「日薪5000、供不應求」的話題持續發酵,又爲短劇致富添上了新的輿論註腳。
但火熱話題背後的行業現實究竟如何?骨朵與包括製片人、老年演員在內的幾位一線短劇從業者對話,探究短劇是否真的成爲了中老年人再就業的藍海樂園?
日入5000,供不應求?
在那則廣爲流傳的影音裡,橫店的中老年短劇演員只要能記住臺詞,表情到位就不會缺工作,一天的薪資甚至能達到3000-5000(人民幣),戲約多到排不過來。
一位正在橫店拍攝的短劇羣演A告訴骨朵,「我參與的劇組一般也就一兩個中老年演員,通常是後媽繼母這種角色,戲份不算太少,據我瞭解,她們的戲約絕對沒有到供不應求的程度,也不可能日薪5000,普遍就是400到800吧。日入5000的前提應該是成熟的能挑起大梁的、有知名度的中老年演員,比如那種特別有強大氣場的霸總爹貴婦媽,臺詞和戲份也都撐得起來的。但一般的中老年演員達不到這個價,剛入行的素人更是絕不可能。」
目前A輾轉過數個劇組,並沒有接觸過能達到日入5000的中老年演員,「日入5000更多的是江湖傳說吧,或者難度非常非常高的表演。」
短劇演員宇書田也在影音中談到,自己曾經查詢了8月底橫店的所有短劇組訊,發現基本還是年輕人的天下,中老年角色的需求量並不大,中老年男性比中老年女性的缺口略大一些,並且普通素人中老年直接演上戲的概率更低。「橫店缺的不是中老年演員,而是會演戲的老戲骨。」
一位短劇製片人則告訴骨朵,「基本上日薪600、800、1000就能找到中老年演員,不存在找不到人的情況。這些中老年演員沒有什麼不可替代性,他們這個年齡段其實大都是本色出演,很多豎屏也是後期配音,對演員的演技臺詞要求不高。大多數情況下,觀衆根本不在意他們的外貌、表演,他們形象、演技如何,都不會影響劇帶來的收入。」
「如果需要戲份重要一些、形象和演技要求高一點的中老年演員,那1500一天就可以找到專業的、頂尖的中老年演員,沒有必要非得找5000一天的。」他給骨朵展現了一位形象氣質上佳、並出演過多部短劇的中老年女性演員的角色資料卡,報價爲日薪1500。
而另一位小有名氣、經常在短劇裡飾演祖母、太后的「貴婦老太專業戶」——55歲的演員杜梅,日薪也是1500。
比起日薪5000,日薪1500更接近中老年短劇演員目前的真實天花板。當然,如果他們能擔綱主演,薪酬會是另一番天地。但目前能在短劇裡當主演的中老年演員,大都是在長劇裡就有相當知名度的演員,從素人做起的草根短劇演員,很難有機會當主角。
對於大多數普通的中老年演員而言,短劇提供的是一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有一定門檻但也能帶來成就感和收入的工作機會,而非一夜暴富的捷徑。
當67歲的她開始拍短劇
在劇組和演員集中、生態相對完善的橫店,中老年短劇演員並沒有想象中的稀缺,而在短劇剛剛起步的其他地區,情況會有不同嗎?
67歲的短劇女演員閆敬,座標東莞。2024年7月,東莞豎店短劇基地正式開業,東莞的短劇產業開始起步,一直很喜歡看現言霸總和古裝短劇的閆敬偶然看到了豎店發佈的短劇演員培訓班消息,便報名參加了豎店第七期演員培訓課,並在豎店拍了演員卡,結業後開始拍攝短影音和短劇,走上了演員之路。
閆敬的學習能力和鏡頭感都不錯,結業至今已經拍攝了多部短影音和短劇。「現在主要是在東莞豎店影視城和一些文化傳媒公司拍短影音和短劇片段,一般一天拍3-4段。東莞的老年演員非常緊缺,甚至不用試鏡,一般收到通告之後就直接去拍攝地了,每天報酬在260-500不等。」
短劇拍攝普遍追求高效率,熬夜趕工更是常態,在專業程度更高的橫店等地尤其如此,對上了年紀的短劇演員的身體也是一種考驗。但在東莞等地,短劇演員的「工作壓力」還是相對低一些。閆敬告訴骨朵,「短影音和短劇的拍攝工作強度是我能接受的,因爲喜歡就不覺得累,而且目前碰到的劇組都很友好,會將老年演員的戲份優先安排到白天,目前沒有熬夜。」
對於閆敬這樣的中老年演員來說,拍短劇除了能賺錢、打發時間,更重要的是能提供情緒價值,滿足表現欲。閆敬退休前是一名醫生,退休後時間比較充裕,和姐妹們在一起時喜歡拍抖音,在鏡頭前展現自己,也漸漸萌生了拍短劇的念頭。
「有一次演一個壞婆婆,難爲懷孕的兒媳婦,發佈後流量很好,有很多人在罵我,要把我趕出去。還有一次演一個反派惡毒護工,強詞奪理、無理攪三分的演繹導演也很滿意。」這些都是讓她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也爲她的退休生活找到了一個新舞臺。
對於一些退休後想找尋新愛好的老年人來說,將拍短劇當成跳廣場舞、釣魚之外又一條「時髦」的路子、一種更新鮮的娛樂和社交活動,首要目標是開心和體驗。帶着這樣的心態,反而能更好地享受過程。
中老年演員有必要接受專業培訓嗎?
隨着中老年人短劇熱的興起,一些針對中老年演員的培訓項目也應運而生,價格視學習時長、學習項目、地域等的變化,在幾千到幾萬不等。
骨朵瞭解到,一些短劇經紀公司會通過試鏡將學員分成幾個等級,有可以直接簽約合作的S級,也有可以加入練習生培養計劃的AB級,其餘等級淘汰,繳費初訓幾天之後進組,邊拍邊學。這樣面向內部的培訓費用通常不會太高,在幾千元左右,素人學員在接受培訓後有機會成爲特約演員。
也有一些培訓機構的學習時長在3-6個月,學習時間較長,包含各類聲樂、形體、表演等較爲系統的課程,與年輕演員一致,價格在2-6萬,中老年演員通過考覈後即可進組公司自制短劇,或者其他短劇項目拍攝。
隨着短劇內容升級,精品化進程加速,短劇角色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短劇裡的中老年角色雖然現在大都是推動劇情的「工具人」,但未來也需要能精準詮釋複雜性格、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人物」,這對演員的理解力、表現力和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於想要在短劇這條路上走得更久一些的演員們來說,恰當的培訓升級也是有必要的。
而對於大多數有穩定收入,僅將拍短劇視爲興趣體驗的銀髮族而言,需要付出高額費用的專業培訓或許並非「必選項」,一些形體、武術類的較高難度培訓對於中老年人羣體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短劇較低的准入門檻本身已爲他們提供了足夠的圓夢空間,無需額外投入,亦可享受表演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