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出口成長加速 進口回神 預期最終關稅仍將維持高位 未來幾季恐轉疲弱
大陸海關總署14日發佈最新進出口數據,按美元計,6月出口年增5.8%,增速較5月加快1個百分點。(新華社)
大陸海關總署昨(14)日發佈最新進出口數據,按美元計,6月出口年增5.8%,增速較5月加快1個百分點;進口總額在5月下降3.4%之後,6月反彈1.1%。6月進出口數據雙雙優於市場預期。
分析指出,大陸出口商充分利用中美關稅停火期加速出貨,但最終關稅可能還是會維持在高位,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出口成長將放緩,從而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6月出口3,251.8億美元、進口2,104.1億美元,貿易順差1,147.7億美元;上半年出口總額爲1.8兆美元,年增5.9%,進口總值爲1.22兆美元,年減3.9%,進出口總值爲3.03兆元,年增1.81%。
其中,上半年對美國出口2,155.52億美元,按年下降10.9%,自美國進口738.08億美元,按年下降8.7%,對美貿易順差高達1,417億美元。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中美貿易由第1季按年增長轉爲第2季按年下降,降幅達到了20.8%。
值得留意的是,上半年大陸對東協出口高達3,225.4億美元,按年大增13%。
分析認爲,這與大陸出口商利用東南亞轉出口有關,但這部分疑似洗產地的操作,已經被美國盯上,恐難以爲繼。
對於上半年進口增速不振,海關總署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主要受到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中經院第一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對本報分析,大陸出口持續受到關稅戰影響,業者加快出貨;6月進口恢復增長,代表對內進口增加,推測這部分是爲了因應後續激烈的貿易戰,正儲備一些晶片或設備。
王國臣認爲,未來大陸貿易數據或持續走低,一方面過去幾年都是高基數。另一方面,多國反對大陸產能過剩而對陸加徵反傾銷稅,所以出口將受拖累。
估計美中關稅談判戰線會拉長,很可能會持續展期,王國臣認爲,中美之間的貿易總量(含轉口貿易的額度)變化幅度不大,但在談判帶來的不確定下,波動性劇烈。
路透引述經濟學人智庫(EIU)分析指出,雖然8月關稅暫緩期前的「搶出口」行爲可能持續,但6月下旬以來中國至美國航線的貨運運費已開始回落。貿易轉移和改道現象似乎仍在持續,料這將引發美國及其他市場政策制定者的關注。
海關總署數據還顯示,6月稀土出口較前月增加32%,顯示上個月達成的開放稀土流通的協議可能正在取得成果。但分析師表示,大陸談判代表將很難成功說服美國將關稅降至使生產商能夠獲利的水平,並警告說,超過35%的額外關稅將抹去利潤。
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春對路透表示,關稅可能會維持在高位,中國大陸製造商透過降價迅速擴大全球市佔的能力將受到愈來愈大的限制。
因此,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出口成長將放緩,從而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