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稱評估與美談判 北京學者:取決於關稅能否全面取消
就美中關稅戰,大陸商務部今天表示,美方近期通過相關方面多次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與中方談起來。「對此,中方正在進行評估。」(美聯社)
面對美國幾次表態,願與中方進行經貿談判,大陸商務部今早首次證實,「對此,中方正在進行評估」。對美中經貿談判可能進展,北京國關學者時殷弘受訪認爲,仍取決於美國總統川普自2月初以來,對大陸徵收的「超級關稅」能否全面取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坦言,可能還是一場持久戰,「打打談談」,不可能一下子解決問題。
就美中經貿談判,王義桅認爲,既然美方一再表示願意談判,證明自身已遭受到貿易戰很大的衝擊,尤其川普的百日維新沒能實現承諾,6月將有美國國債到期,機構紛紛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等。
王義桅表示,中方已多次強調,貿易戰是雙輸的,如果美國是真心想要談判,大陸也願意評估美方的誠意,「到底是虛張聲勢,還是動不動說中國要屈服,還是拿出嚴肅的一些談判方案來」。站在中方立場,王義桅說,美國所有強加的關稅都是不合理的,要全部取消以後,才能再重新談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和世界秩序。
時殷弘受訪認爲,與北京方面多次毫無保留的拒絕相比,此次商務部的聲明似乎比較「溫和」,但事態發展,仍取決於川普能否全面取消自2月初以來對大陸加徵的超級關稅。
就美中可能何時進行談判及影響,時殷弘分析,即使雙方進行談判,也不太可能透過例如要求大陸購買數千億美元的美國產品的方式,來達成相互降低關稅至20%以下的協議。另在川普對其他國家實施90天關稅豁免期下,時殷弘提醒,如果美國與其他貿易伙伴的進展越大,中美實現協議的前景就越渺茫。
王義桅認爲,如果中美不能儘早進行(談判),全球人類都將生活在貿易戰的影響下,尤其許多問題也都是世界性問題,例如美國國債、製造業迴流等。但他也提到,美方發起貿易戰,不是說要回到過去的狀態,而是觀察大陸經濟韌性,和重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表面上是貿易戰,實際上是未來發展趨勢、引領世界的較量。
因此,王義桅坦言,中美還將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博弈階段,「可能還是持久戰,打打談談,不可能一下子解決問題」,影響因素包括部分美國國債六月到期後,九月還有,和待七月90天關稅豁免期後世界上其他國家如何反應,及大陸自身的科技創新突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