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產能威脅 聯成三策略應對

塑化產業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聯成近期營運

面對大陸龐大新產外溢威脅,聯成啓動產品升級、市場拓展及綠色轉型三策略,部署包括高性能可塑劑(聚酯型、抗靜電、特殊酯類)、環保低碳可塑劑 (回收聚酯醇解、生物基、碳基、氫化無苯),及PA、MA下游高值特化產品,拓展新應用市場(潤滑油、醫療、電動車、電子),力拚強化營運利基。

聯成表示,營運採取最適化產銷策略,除拓銷大陸,並強化非洲、南亞、中東外銷市場耕耘,汽車、醫療、玩具文具等領域銷量增加;如與日本汽車配件廠合作開發車用PVC材料,導入高分子,已在認證中,最快下半年有機會開花結果。此外,聯成高分子聚酯可塑劑去年銷量達1萬噸、年增1倍,今年首季銷量持穩提升至3,225噸;高性能抗靜電可塑劑導入日本合作伙伴的抗靜電可塑劑產品,共同行銷切入醫療、電子膜材等抗靜電需求的高階應用;利用回收聚酯生產環保可塑劑則參與產發署產業升級創新平臺計劃《低碳綠色可塑劑材料技術開發與應用驗證計劃。

聯成去年石化總銷199萬噸,其中可塑劑(DOP)營收佔比約70%,PVC約21%、PA及MA約8%。因DOP約9成應用在PVC,而PVC約6成應用在房地產相關行業,壓抑營運表現。

聯成指出,去年大陸DINP市場銷售31萬噸、市佔率77%,因政策對DOP使用限制逐漸加嚴,市場朝DINP等高碳鏈產品轉換。印度PA BIS認證要求申請中,以搶進印度PA進口市場。

此外,聯成持續拓展外銷渠道,包括日本、中東、非洲、印度(馬來西亞廠DINP免關稅)、中亞(四川廠透過中歐鐵路銷售哈薩克、烏茲別克)、美國(製造商迴流後,將增加原物料需求),強化營運多元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