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產CPU/GPU企業Q3財報發佈:從技術攻堅向市場放量跨越

近日,上市公司第三季財報密集發佈。截至10月29日,龍芯中科、海光信息、寒武紀-U、景嘉微、北京君正、國芯科技、瑞芯微、全志科技等8家中國大陸CPU/GPU領域的上市公司發佈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財報。財報數據勾勒出陸產算力產業的發展輪廓:頭部企業在規模化應用中實現業績爆發,細分賽道玩家依託技術疊代打開增長空間,行業整體正從「技術攻堅」向「市場放量」加速跨越。

2025 年三季度,陸產CPU/GPU產業站在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共振的歷史關口。全球範圍內,受各雲計算巨頭大幅投資AI基礎建設,算力芯片市場需求大幅增加。中國大陸市場,受外部技術限制持續收緊推動,陸產替代從備選方案升級爲必選路逕,也爲陸產算力企業提供了充足的成長動力。

龍芯中科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主營收入3.51億元,同比上升13.94%;淨利潤-3.94億元,同比下降14.89%;毛利1.49億元,毛利率42.37%;其中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1.07億元,同比上升21.53%;淨利潤-9934.44萬元,同比上升5.05%。

龍芯中科依靠龍芯新一代芯片高性價比優勢積極拓展工控和開放市場,着力提升服務器主板ODM能力,強化包括CPU、操作系統、主板在內的「三位一體」能力。在半年報中,龍芯中科表示,其在信息化應用領域繼續結合特定應用需求,基於3B6000M、3A5000、3A6000、3C5000、3C6000系列芯片持續優化存儲服務器、行業終端、國密雲等解決方案,形成系統級性價比優勢。

在行業工控領域,基於3A5000、2K3000、2K2000、2K1500、2K0300 等芯片,積極拓展安全應用、能源、交通、製造等領域,深化龍架搆工業生態建設工作,研發不同規格、功耗、應用場景的開發板或核心模塊,形成場景級解決方案。在開放市場,充分發揮2P0300、1D100和1C203等低成本優勢,優化水錶、打印機應用,開發電機敺動解決方案。通過解決方案帶動芯片銷售,顯示出較好的市場前景。

海光信息2025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4.9億元,同比增長54.65%;實現淨利潤28.41億元,同比增長34.83%。第三季度單季,公司營收達40.2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9.60%,淨利潤7.6億元,同比增長13.04%。前三季度,海光信息的研發投入合計12.23億元,同比增長53.83%,研發費用爲25.86億元,研發費用/營業收入佔比27.24%。

作爲中國大陸少數同時佈局高端通用處理器(CPU)和深度學習加速器(DCU)的公司,海光信息的主營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海光CPU系列產品兼容x86指令集以及國際上主流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產品能夠廣泛滲透政務、金融、電信等領域。海光DCU系列產品以GPGPU架搆爲基礎,可廣泛應用於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應用領域。

寒武紀2025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46.07億元,上年同期僅爲1.85億元,同比大增2386.38%;淨利潤爲16.04億元,同比增長率達到320.19%;毛利25.48億元,毛利率55.29%。前三季度研發8.43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爲18.29%。從業務上看,寒武紀是中國大陸主要的AI芯片公司之一,產品包括雲端智能芯片、加速卡及訓練整機和邊緣端產品,芯片應用於雲服務器、數據中心等領域。

景嘉微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95億元,同比增長12.14%;淨利潤-0.73億元;毛利2.26億元,毛利率45.73%。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3.01億元,同比增長230.65%;淨利潤1507.67萬元,同比增長246.66%。

景嘉微在圖形處理芯片領域研發了以JM5400、JM7200、JM9系列和JM11系列爲代表的一系列GPU芯片,應用領域由圖形渲染拓展至計算領域,並與中國大陸主要CPU廠商、操作系統廠商、整機廠商、行業應用廠商等開展廣泛合作,共同構建中國大陸計算機應用生態。目前,景嘉微在全力推進由「專用」到「專用+通用」的發展戰略,瞄準GPU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方向,開展高性能GPU、模塊及整機等產品的研發。

北京君正2025年三季度營業收入34.37億元,同比增長7.35%;淨利潤爲2.43億元,同比下降19.75%;毛利11.75億元,毛利率34.19%。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爲11.87億元,同比上升8.5%;淨利潤爲4119萬元,同比下降61.48%。

北京君正在嵌入式MPU產品方面表現出較好的需求增長趨勢,尤其是在AIOT領域。同時,智能安防市場需求出現波動,競爭加劇,導致智能視覺產品的銷售收入略有下降。在存儲產品方面,隨着汽車、工業和醫療行業市場逐漸復甦,存儲芯片的銷售收入在消費和行業市場均呈現週期向上的趨勢。此外,模擬與互聯芯片的銷售收入也實現了同比及環比增長。

國芯科技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9億元,同比出現增長-44.92%;淨利潤爲-1.27億元,同比增長率-0.03%;毛利1.00億元,毛利率38.63%。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爲8805.5萬元,同比下降57.7%;淨利潤爲-4092.84萬元。

儘管處於虧損狀態,但公司核心業務板塊呈現顯著增長態勢。2025年1-9月,自主芯片和模組業務實現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40.58%,汽車電子芯片業務收入達7998.26萬元,同比增長73.52%,凸顯出核心產品的競爭力。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2.30億元,研發費用的營業收入佔比達到89.03%,較上年同期增加41.03個百分點,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爲公司技術疊代與產品創新提供了保障。

瑞芯微2025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爲31.41億元,同比增長45.46%;淨利潤爲7.8億元,同比大漲121.65%;毛利13.12億元,毛利率41.77%。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爲10.96億元,同比上升20.26%;淨利潤爲2.48億元,同比上升47.06%。

瑞芯微在財報中提到,受益於AIoT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公司的戰略佈局按預期推進。旗艦產品RK3588在汽車電子、機器視覺、工業應用及各類機器人市場的滲透,爲公司帶來了良好的業績。在產品方面,瑞芯微專注於AIoT領域,致力於提供高性能的算力平臺,推動相關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全志科技2025年前三季報營業收入爲21.61億元,同比增長28.21%;利潤爲2.78億元,同比上升84.41%;毛利7.10億元,毛利率32.85%。其中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爲8.24億元,同比增長32.28%;淨利潤爲1.1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67.4%。

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指出,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智能硬件、物聯網解決方案及相關技術服務。公司致力於爲客戶提供高性能的處理器和系統解決方案,覆蓋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多個領域。在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說明會上,全志科技還表示,基於RISC-V架搆內核開發了多款芯片產品,並已經實現大規模量產,後續將會持續根據客戶需求推出新的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

從 8 家上市公司的三季報來看,陸產CPU/GPU產業呈現出三大特徵:一是規模化應用成爲業績核心動力,如幾家核心AI芯片企業出貨量的激增,印證陸產芯片已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場景;二是生態建設成爲競爭關鍵,陸產芯片公司均致力於大模型的適配,同時推進互聯協議的開放,生態協同能力直接決定市場滲透速度;三是研發投入持續高企,8 家企業均保持高強度研發,爲技術疊代提供了保障。同時行業也面臨一些共性挑戰:部分企業存在毛利率承壓問題,現金流與存貨管理考騐加劇,高端市場競爭白熱化,如何在性能上縮小與國際巨頭差距。仍是陸產芯片企業的長期課題。

總體而言,2025年三季度陸產CPU/GPU產業已進入「技術驗證-規模落地-盈利改善」的正向循環,不同賽道企業憑藉差異化優勢實現梯度成長。隨着中國大陸算力需求的持續釋放與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具備核心技術壁壘與場景適配能力的企業有望在陸產替代浪潮中持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