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集團通過上市聆訊,“初代網紅餐廳”已“過時”?
港交所4月23日披露信息,綠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茶集團”或“綠茶餐廳”)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根據招股書,本次綠茶餐廳香港IPO(首次公開募股)募資金額擬用於擴展公司的餐廳網絡、設立公司的中央食材加工設施、升級公司的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等。
從招股書數據來看,雖然綠茶餐廳近年來不斷拓展門店,但當越來越多的新競爭對手涌現,至關重要的翻檯率和客流卻出現下降,或意味着綠茶餐廳已不被消費者“看好”。
業內人士認爲,綠茶餐廳曾經引以爲傲的“融合菜式”“中國風”現在已經隨處可見,儘管不斷推出創新菜,但沒有出現新的爆款。隨着“網紅”熱度散去,加之租金、人力、材料等各方面的成本上漲,綠茶餐廳面臨巨大挑戰。
計劃連續3年以3位數速度開新店
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綠茶集團的餐廳網絡包括489家餐廳,並覆蓋中國內地21個省份、4個直轄市及兩個自治區,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2024年,綠茶集團開設了120家新餐廳,並計劃於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別開設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廳。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有27家餐廳已開始營業,並已就餘下21家將於2025年開業的餐廳簽訂租賃協議,13家餐廳已開始裝修。
綠茶餐廳的整體人均消費由2023年的人民幣61.8元減少至2024年的人民幣56.2元;公司的整體翻檯率由2023年的3.30次下降至2024年的3.00次;整體接待總人數由2023年的5790萬人增加至2024年的6810萬人,主要歸因於公司營業中的餐廳數量增加。
在收入方面,2022年公司收入23.76億元,2023年公司收入35.89億元,同比增加51.1%。2024年收入38.38億元,同比增加6.9%。此外,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錄得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爲人民幣3.48億元、7.93億元及7.34億元。
公開報道顯示,2021年3月,綠茶集團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並於2022年3月通過聆訊。同年4月,綠茶集團更新招股書,之後再無推進。去年6月19日,綠茶集團重新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時隔兩年後重啓IPO。去年12月底,綠茶集團再次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
3月28日,中國證監會網站顯示,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司發佈關於Green Tea Group Limited(綠茶集團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以下簡稱“通知書”)。通知書顯示,綠茶集團通過境內運營實體西藏綠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首次公開發行備案材料收悉,公司擬發行不超過2.1298億股普通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不斷拓店被質疑“以量換質”
根據公開資料,2004年,王勤鬆、路長梅夫婦在杭州開了一家青年旅社“綠茶”,爲揹包客提供餐飲和住宿。經營一段時間後,王勤鬆意外發現,來旅社吃飯的客人反而比住宿的多,二人鑽研的火焰烤雞及火焰蝦尤其受顧客青睞。2008年,第一家綠茶餐廳開在杭州西子湖畔。綠茶餐廳定位爲高性價比的“新中式融合餐飲”,餐廳人均消費在50元-80元間。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爲,綠茶餐廳在崛起時,一定程度上吃到了國內購物中心大規模增長的紅利。當時綠茶餐廳的聚客能力,非常受商業地產的歡迎。但時移世易,當購物中心裡的餐飲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綠茶餐廳的客流和存在感都被瓜分。綠茶餐廳招股書顯示,在被譽爲餐飲企業“生命線”的翻檯率,申報期內(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的表現分別爲3.23次/日、2.81次/日、3.30次/日、3.05次/日,呈下滑趨勢。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2024年,在中國內地休閒中式餐廳品牌中,綠茶餐廳按餐廳數目計排名第三,按收入計排名第四。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綠茶餐廳在各方面的表現,與去年上市的小菜園均有差距。例如,在客單價和小菜園相比偏低的情況下,綠茶餐廳門店數量落後於小菜園,對線下市場的滲透力度和實際競爭力也與小菜園有差距。此外,外賣業務也不如小菜園。
面對人均消費價格以及翻檯率下降的現實,綠茶餐廳仍然在擴大門店規模,讓人難免有“以量換質”的擔憂。
再無“爆款”且深陷“預製菜”爭議
招股書顯示,綠茶餐廳每年推出的新菜品超過100道。但從實際的消費者反映來看,“存在感”不強,甚至有消費者認爲,綠茶餐廳這麼多年其實一直在靠“麪包誘惑”和烤雞“撐場面”。隨着時代發展,這兩道當年“出圈”的菜品早已不具任何技術壁壘。資深連鎖產業專家、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曾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時代在發展,但綠茶餐廳自身定位卻沒有跟上發展。“10年前綠茶餐廳通過快時尚、輕時尚、高性價比的定位一炮走紅,但現在的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樣的定位卻沒變。”
此外,綠茶餐廳也深陷“預製菜”爭議。去年3月,有媒體報道,在杭州綠茶餐廳後廚發現38元的“佛跳牆”用的是預製菜,且未在菜單中標註“預製菜”字樣,也沒有主動告知顧客是預製菜。
去年7月,證監會官網發佈《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公示(2024年7月12日—2024年7月18日)》(以下簡稱“公示”),要求綠茶公司補充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材料,包括股權架構、股東情況、股權激勵、大額分紅、合規經營等5方面補充材料。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合規經營方面,涉及食品安全違規被處罰情形及整改情況說明、食品供應鏈具體模式和預製菜佔比說明等。其中,公示要求,綠茶餐廳應說明境內運營實體食品安全管理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違規被處罰情形及整改情況,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行爲;食品供應鏈具體模式和預製菜佔比,是否符合《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進行使用明示等規定要求。
新京報記者 王萍編輯 王琳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