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參與南非射電望遠鏡計劃 測得逾40億光年「宇宙呼吸聲」
陸深度參與南非MeerKAT射電望遠鏡測得逾40億光年宇宙呼吸聲。圖爲南非北開普省卡那封作爲SKA先導項目的南非MeerKAT射電望遠鏡天線陣列。(新華社)
陸深度參與南非MeerKAT射電望遠鏡測得逾40億光年宇宙呼吸聲。圖爲南非北開普省卡那封由中國設計製造的SKA中頻天線。(新華社)
陸深度參與南非MeerKAT射電望遠鏡測得逾40億光年宇宙呼吸聲。圖爲南非北開普省卡那封由中國設計製造的SKA中頻天線。(新華社)
中新社報導,南非廣播公司網站當地時間13日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南非MeerKAT射電望遠鏡,在距離地球超過40億光年的11個星系中,探測到中性氫訊號。
SKA是由全球多國出資共同建造和運行的世界最大規模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也是中國參與的一項重要國際大科學工程,由位於澳洲西部的低頻陣列和位於南非及其周邊南部非洲多國的中頻陣列兩部分組成,因接收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而得名
中性氫訊號是一種波長爲21釐米的射電輻射,用於探測星系中的氣體分佈,可簡單理解爲宇宙的「呼吸聲」。通過這種訊號,科學家能夠「聽見」數十億光年外星系中氣體的運動、聚集與恆星形成過程。
研究人員此次共識別出11個星系發出的中性氫訊號,其中一個星系的紅移值( z=0.3841)創下利用干涉觀測技術探測到的最遠中性氫訊號紀錄。相關研究論文10月6日在新一期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
研究團隊表示,此次發現將幫助科學家驗證星系動力學的一條關鍵規律,爲理解星系中暗物質的分佈與演化提供依據。
該研究負責人、牛津大學及西開普大學教授馬特·賈維斯(Matt Jarvis)表示:「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現,它爲我們追蹤星系中暗物質在宇宙歷史長河中的演化鋪平了道路。」
MeerKAT射電望遠鏡由南非射電天文臺運行和管理,是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的先導項目。它位於南非北開普省,由64座碟狀天線組成,2018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此前,新華社報導,SKA是由全球多國出資共同建造和運行的世界最大規模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也是中國深度參與的一項重要國際大科學工程,由位於澳洲西部的低頻陣列和位於南非及南部非洲8國的中頻陣列兩部分組成,因接收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而得名。
SKA南非臺址位於卡那封鎮中心西北約90公里,首先看到SKA先導項目的南非MeerKAT射電望遠鏡。64臺直徑13.5米六邊形碟狀天線整齊排列。距離不遠處,佇立3臺碟狀天線,是由中國電科網路通信研究院負責設計製造的SKA中頻天線,也在不時地旋轉方向和調整仰角。
SKA中頻望遠鏡總監琳賽·馬格努斯說,除了這3臺已經完成安裝架設和1臺正在測試驗證的天線外,中國還以實物貢獻形式提供64臺SKA中頻天線,其中12臺正在安裝架設或發送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