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不合格行動電源「沒收」後去哪? 囂張二手平臺:貨源來自機場
▲ 大陸機場攔截查收的不合格行動電源,起死回生,流入網路二手平臺。(圖/翻攝 央視財經)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大陸政府自6月28日起,民航局全面實施手機的行動電源新規,規定凡是不具備3C標識、標識不清晰,或屬於被召回批次的充電寶,一律不得攜帶登上境內航班。然而,不少被旅客丟棄或機場查收的充電寶,正透過二手平臺大量流入市場,引發外界對安全隱患的擔憂。業內人士呼籲,應加強機場環節的管理閉環。
《央視》追蹤報導,大陸二手平臺閒魚、轉轉、拼多多等平臺搜索「二手充電寶」時發現,仍有賣家在批量出售無3C認證的產品,甚至有貼文直接標註「充電寶來自機場查收」。
比如,深圳寶安的賣家約定線下取貨時,部分充電寶外殼上仍印有機場相關標誌。據賣家透露,貨源一部分是旅客自行遺失,另一部分則是近期被機場攔截的無3C標識產品。
▲大陸機場攔截沒收的不合格行動電源,管理出現漏洞。(圖/翻攝 央視財經)
調查進一步顯示,在東莞市塘廈鎮,一名賣家同樣聲稱貨源來自「機場」,並直言「要五千個也能搞得定」。這些回收來的充電寶理應進入拆解或銷燬程序,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報導指出,以批發買家的身份接觸到兩家號稱「回收拆解」的企業,卻發現它們實際上以回收名義從機場收購大量充電寶,並未真正拆解。廣東東莞一家回收企業的業務經理更坦言,「我們從機場收回來的貨都很漂亮,這12袋是從雲南來的,挑走一部分,已經賣掉不少,剩下的是比較舊的貨。」
由於需求旺盛,這些無3C標識的充電寶在市場上極爲搶手。採訪過程中,仍有多名買家致電詢價下單,透過逐層分銷模式,流向二手平臺、地攤以及縣城、鄉鎮的手機店等渠道。部分賣家直言,開學季將至,學生羣體是主要客戶,因此紛紛囤貨。
專家指出,這些無法保證安全性能的充電寶流入市場,不僅存在爆炸、起火等潛在風險,也違反了民航及市場監管相關規定。業內人士呼籲,應加強機場環節的管理閉環,杜絕「查收卻不銷燬」的灰色鏈條,避免不合格產品再次流入市場危害公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