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93閱兵少談臺海?臺專家曝下波觀察點:習對臺有耐性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表示,川普曾說過任內不用擔心大陸攻打臺灣,習近平也提到對臺灣有耐性。(美聯社)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指出,大陸下一波涉臺觀察點要看到10月25日臺灣光復80週年。(吳泓勳攝)

國策研究院4日舉辦「當前國際局勢動態」座談會-從阿拉斯加會談、上合峰會到二戰紀念的戰略意涵。與會的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表示,這次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想藉93閱兵跟世界展示國際外交縱橫杯葛,面對新型國際格局下加強盟邦與南南合作,並在這個外交國際宣傳場域表達大陸的國際安全觀與戰略觀,同時向國際社會與大陸內部做出清楚宣示,此次臺海議題並非至關重要。

張五嶽更提到,今年看涉臺議題的是下一個關注觀察點應該聚焦10月25號臺灣光復80週年,預料大陸方面也會舉辦大規模活動,當中會對臺問題上有更新論述。

張五嶽也表示,北京目前基本上把二戰史觀與二戰之後的國際秩序,聯合國2758號決議等,有關臺灣擁有的主權跟中國統一等統統畫上等號,並在包含國際場域等每一個地方做出清楚宣誓。

近期也被擔心「川習會」中美談判下,會否對臺灣主權有所損害,張五嶽則認爲機率不大。首先美國從國會、官員到主流民意都把大陸當成最大敵人,這不是個人意志可改變。同時川普的好大喜功態度下,看不出習近平能提供什麼籌碼能讓川普交易臺灣。

第三方面在於北京對川普是否有信任基礎?因此他認爲不需要過度憂慮兩人見面會對臺灣主權出現重大損害,認爲中美整體維持「鬥是主軸,但不破是底線」。該擔心的是中美長期結構性問題對抗之下,川普打出臺灣牌的對臺風險。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表示,川普曾說過任內不用擔心大陸攻打臺灣,習近平也提到對臺灣有耐性,研判讓2027年戰爭風險也被降低,但不表示臺灣不會繼續面臨到大陸各種軍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