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3月乘用車出口減8% 乘聯分會稱自主品牌汽車不受關稅影響

最新數據顯示,大陸乘用車市場3月在生產數量、大陸國內零售數量按年增長,不過出口年減8%。(彭博資訊)

最新數據顯示,大陸乘用車市場3月在生產數量和大陸國內零售數量按年增長,不過出口年減8%。大陸汽車行業市調平臺「乘聯分會」強調,大陸汽車出口美國佔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沒有在美國銷售,因此大陸生產的自主品牌汽車,不會受到美國加關稅的影響,大陸會加深一帶一路和全球南方國家市場的合作力度。

大陸乘聯分會9日公佈大陸3月乘用車市場分析,數據顯示,生產方面,3月乘用車生產248.1萬輛,年增11.5%,月增42.9%。1-3月乘用車生產631.1萬輛,年增14.5%;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116.5萬輛,年增43.0%,月增42.1%;1至3月累計生產292.4萬輛,年增46.0%。

零售方面,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94.0萬輛,年增14.4%,月增40.2%,其中,大陸自主品牌獲得明顯增量。3月自主品牌零售122萬輛,年增31%,月增33%;相對地,3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8萬輛,年減4%,月增45%;德系品牌零售市佔率17%,年減3.6%;日系品牌零售市佔率12.2%,年減1.5%。美系品牌市場零售市佔率6.8%,年減1.4個百分點。

出口方面,3月乘用車出口39.1萬輛,年減8%,月增10%;1-3月乘用車廠商出口112萬輛,年增1%。其中,新能源車佔出口總量36.6%,出口14.3萬輛,年增6.4%,月增21.2%;1-3月累計出口40.1萬輛,年增19.8%。

分析指出,今年第1季度車市向好,受到利好政策有力支撐。1月8日,大陸發改委和財政部提出要擴大汽車報廢更新支持範圍、完善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讓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溫明顯。

展望4月表現,乘聯分會認爲,相比去年春季的價格戰,讓當年2-3月的市場嚴重低迷,隨着2024年報廢更新政策於當年4月24日實施,去年4月後的車市逐步恢復增長,今年4月仍有一定低基數的促進效果。

該報告也強調,大陸汽車出口美國佔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沒有在美國銷售,因此大陸生產的自主品牌汽車,不會受到美國加關稅的影響;本輪關稅調整或會在短期內影響大陸品牌在海外部分基地的投產建設佈局,未來全球化戰略中的大陸汽車具有發展空間。

報告指,隨着一帶一路、全球南方國家市場的合作力度加深,要發展當地有需求的乘用車品類,尤其是要鼓勵新能源車在當地的製造和普及,同時針對燃油車的需求突出大陸產業優勢,實現全球市場的燃油車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