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3文獻遺產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隨州曾侯乙編鐘獲選
陸添隨州曾侯乙編鐘等三項《世界記憶名錄》。圖爲隨州曾侯乙編鐘。(大陸央視)
陸添隨州曾侯乙編鐘等三項《世界記憶名錄》。圖爲少林寺碑碣。(大陸央視)
陸添隨州曾侯乙編鐘等三項《世界記憶名錄》。圖爲鄭和遺存佈施錫蘭山佛寺碑。(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7日發佈新聞公報,宣佈將74項文獻遺產新列入《世界記憶名錄》(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其中包括中國組織申報的《隨州曾侯乙編鐘》《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國與斯里蘭卡聯合申報的鄭和遺存《佈施錫蘭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至此,中國共有18項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2025年《隨州曾侯乙編鐘》《少林寺碑碣(566-1990)》《佈施錫蘭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2023年《澳門功德林寺檔案和手稿(1645-1980)》;《四部醫典》。
2017年甲骨文;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年至1886年)。
2015年南京大屠殺檔案。
2013年僑批檔案;元代西藏官方檔案。
2011年《本草綱目》1593年金陵版;《黃帝內》1339年胡氏古林書堂印刷出版。
2007年「樣式雷」建築圖檔。
2005年清代科舉大金榜。
2003年東巴古籍文獻。
1999年清代內閣秘本檔。
1997年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
據悉,世界記憶名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發起的世界記憶項目核心內容,旨在保護全球瀕危文獻遺產,包括手稿、檔案、錄音、數位媒體等載體。目標是藉由國際合作和技術手段,搶救因人爲災難、自然老化或技術過時而面臨消失風險的珍貴記憶,並促進這些遺產的廣泛傳播與利用。
《世界記憶名錄》的分級與申報機制,名錄體系分成國際、地區、國家名錄三級。申報規則爲每兩年評選一次,各國每輪最多提名兩項國際名錄候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