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10月CPI轉正年增0.2% 通縮壓力緩解 顯示政策助力見成效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10月CPI較去年同期上升0.2%,優於預期,PPI則下跌2.1%,降幅收窄,通縮壓力緩解。 歐新社

大陸統計局昨(9)日公佈,受擴內需等政策持續發揮作用,加上「十一」、中秋長假拉動,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優於市場預期的持平,亦是相隔三個月再次出現正增長。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則上升1.2%,升幅連續第六個月擴大,爲2024年3月以來最高。

在「反內卷」政策助力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1%,降幅較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通縮壓力有望緩解。

大陸CPI、PPI年增率

數據顯示,以年增率計,10月城市上漲0.3%,農村下降0.2%;食品價格下降2.9%,非食品價格上漲0.9%;消費品價格下降0.2%,服務價格上漲0.8%。

大陸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以月增率計,服務價格由上月下降0.3%轉爲上漲0.2%,高於季節性水平0.2個百分點,影響CPI較上月上漲約0.07個百分點。十一、中秋雙節疊加,出行需求較旺,賓館住宿、飛機票和旅遊價格分別上漲8.6%、4.5%和2.5%,漲幅均高於季節性水平。

此外,PPI月減由上月持平轉爲上漲0.1%;工業生產者購買價格年減2.7%,月增0.1%。董莉娟分析原因有二:一是重點行業產能治理持續推進,導致相關行業價格年降幅收窄;二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和消費潛力有序釋放,帶動相關行業價格上漲。

陸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表示,未來3至6個月,在宏觀政策保持支持力度、市場信心修復、內部需求擴大、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背景下,CPI穩步回升與PPI通縮壓力持續緩解,將使物價總水平擺脫前期低位運行狀態,整體價格中樞將邁上溫和擡升的新臺階。但需注意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和國內有效需求的鞏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