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10月出口衰退 八個月最差 海外提前拉貨效應消退是主因
大陸10月出口年降1.1%,爲2月以來最差表現。圖爲天津港碼頭。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陸海關總署公佈,以美元計價,大陸10月出口年降1.1%,爲2月以來最差表現,與9月年增8.3%的增幅相比出現逆轉,也低於路透調查中預測的3%的增長。
出口下滑原因是提前出口效應消退,海外訂單在經歷數個月提前交付以應對川普的關稅政策後逐漸減少。10月進口增速也大幅放緩至1%,而9月的進口成長率爲7.4%。
大陸海關總署公佈,10月大陸進出口總值5,206億美元,年降0.3%,其中出口下降1.1%、進口上升1%,貿易順差900億7,420萬美元。
10月大陸主要貿易伙伴依序爲東協、歐盟、美國。兩岸貿易的部分,10月大陸自臺灣進出口總值爲人民幣1,887.3億元,累計1至10月爲人民幣1兆8,47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2%。
路透報導,大陸海關數據顯示,10月出口貨物下降1.1%,爲2月以來最差表現,與9月8.3%的增幅相比出現逆轉,也低於路透調查中預測的3%的增長。進口增速也大幅放緩,僅有1%,而9月的成長率爲7.4%,先前預測的成長率爲3.2%。出口下滑原因是前期出口效應消退,以及海外訂單在經歷了數月提前交付以應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後逐漸減少,加上買家密切關注動盪的中美貿易關係將如何發展。
路透先前綜合逾30家機構預估中值顯示,預計大陸10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年增速僅3%,主要受去年第4季「搶出口」形成的高基期,以及當月工作日天數減少拖累,不過對非美地區的出口仍將帶來支撐。同時,在大陸內部經濟修復放緩、大國博弈等因素影響下,進口增速料亦回落至3.2%;當月貿易順差預計擴大至956億美元。
10月底中美新一輪經貿磋商達成多項成果,隨後的川習會亦釋放積極信號,分析人士預計接下來雙邊關係將進入一段時間的穩定期。但這並不意味着兩國關係的根本性重置,雙方仍存在重大分歧,緊張局勢很容易再次爆發,「升級-降溫-再升級」已成爲一種新常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