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076型兩棲攻擊艦具備電磁彈射
大陸自主研製建造的076兩棲攻擊艦。(新華社)
就在福建艦展示電磁彈射器的性能以後,不禁讓人聯想到已逐漸完成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076型也有兩道電磁彈射軌,使它像是「航空母艦」與「兩棲攻擊艦」的合體,那麼,076的定位是什麼呢?
在076之前,075型是解放軍海軍近年的兩棲作戰艦主力,它的艦長約235公尺,滿載排水量約3萬5000噸,採全通式飛行甲板,可起降多架直升機。艦內設有大型塢艙,能夠搭載氣墊登陸艇與裝甲車輛,並由艦尾的閘門出發,使兩棲部隊快速搶灘。
其航空力量以直-8、直-20運輸直升機,還有直-10攻擊直升機爲主,用於兵力投送、火力支援、反潛與補給。
總之,075型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美軍的黃蜂級,甚至是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或是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雲、加賀兩艘輕型航空母艦。
不過,由於中國大陸目前還沒有像是F-35B那樣的垂直起降戰機,所以075型就缺少了固定翼飛機的作戰能力。
或許加裝電磁彈射器的076型,就想要彌補這一短板。076型在外型上延續075的兩棲艦輪廓,但是排水量增加到4萬噸級,並在艦艏設置兩條中型電磁彈射軌道。這種設計使它必然更接近航空作戰,是專業的「輕型航空母艦」,下一個問題是:它能起降什麼飛機?
唯一合理的選項就是無人機,比如「翼龍-10」這種中大型的噴射無人機,藉由電磁彈射起飛,可以節省升空時期的油耗,使它的飛行距離更遠,實現遠程偵察、電子戰與精確打擊任務。其航程與滯空時間大幅優於直升機,可在無陸上跑道的情況下,爲艦隊提供空中情報支援。
無人機有許多好處,其一,它可搭載大型雷達與偵察設備,延伸艦隊偵測半徑,作爲「海上空中預警節點」,支援作戰決策。其二,加掛武裝以後,能夠對兩棲登陸點進行前期打擊,爲部隊登陸創造有利條件。其三,持續滯空的無人機還可能擔任通信中繼平臺,使通訊不受到地型與環境干擾。
這一設想在俄烏戰爭後漸成主流,最明顯的例子是韓國,早先韓國也打算效仿日本,引進F-35B戰機並籌建大型全通甲板軍艦,成爲自己的航空母艦部隊。但是在尹錫悅時期這一政策改變了,因爲航空母艦所需人力龐大,維護成本驚人,F-35B艦載戰機也相當昂貴,使得韓國海軍也改變計劃,在今年韓國釜山舉行的2025海軍防禦展覽會(MADEX 2025)上,現代重工(HD HHI)提出下一代海軍平臺概念HCX-23 Plus,就是一種無人機航空母艦。而且,也設計了彈射器。
當然,加裝電磁彈射器以後,艙內空間必然縮小,才能安裝包括導軌、電力系統、設備線路,大型電容器等裝備,因此076的塢艙必然更小,所以它應該更偏重航空作業。
如此看來,075與076在未來並非取代關係,而是互補;075型主攻登陸與兵力投送,是奪島作戰的「前線運兵艦」。而076型則負責空中的情報、電子戰與遠距支援任務。(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