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教育、舊改要這麼幹!2025年廣州新目標,定了!

2025廣州目標定了!

就在今天上午,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會議不僅callback了2024年工作成果,更明晰了2025廣州經濟發展目標,以及在樓市、教育、舊改、地鐵等各方面的規劃。

廣州市市長孫志洋在大會上,明確提到以下重點:

1、廣州2025年GDP增長預期目標爲5%左右。

2、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6萬個、普通高中學位1萬個,各類幼兒園開設託班1000個以上,並爭取設立廣州職業技術大學;

3、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 (間);

4、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56個,城中村改造1000億元以上;

5、全年實現舊改投資1800億元以上;

6、有序推進商品房現房銷售;

7、推動998個市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度投資3815億元以上;

8、推進4個國鐵、8個城際、9個地鐵等續建項目建設,建成開通廣湛高鐵、廣佛東環城際、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地鐵10號線、12號線東段及西段、14號線二期等。

以下爲政府工作報告部分重點內容:

2024年工作回顧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1萬億元、增長2.1%

固定資產投資8638.1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萬億元、 商品進出口總值1.12 萬億元

獨角獸企業增至24家、數量居全球城市第九

工業投資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近三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年均增26.4%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年均增長10.4%

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升1.3個百分點

廣州 GaWC 排名躋身全球一線城市

科研城市排名全球第八位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超過34萬人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6%、6%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

2025年工作安排

報告稱,回顧廣州2024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1萬億元、增長2.1%,實現穩中有進。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年、全運會舉辦年,做好政府工作責任重大。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左右,商品進出口總值增長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 3%,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以上,主要生態質量指標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一)勇當新徵程改革開放排頭兵

發力做強南沙重要增長極

推動東部中心升級爲省級發展平臺

推動北部增長極建設成形起勢

推動中新廣州知識城上升爲中新政府間合作項目

(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完成350家以上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

狠抓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國際化轉型

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三)一體推進全面創新

報告提到,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將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6萬座、普通高中學位1萬座,爭創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國家實驗區。持續鞏固“雙減”成果。健全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

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推動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率超過90%,爭取設立廣州職業技術大學。支持在地高校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加強一流學科、急需緊缺專業建設。

打造2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落實省“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深化實施“廣聚英才”人才工程,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全鏈條體制機制。

(四)提振需求暢通循環

儲備建設超過100個億元以上增資擴產項目

今年廣州推動998個市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度投資3815億元以上。

高水平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升“5+2+4”國際知名商圈體系能級,加快一批優質商業載體建設。深入推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等試點,創新發展電子商務,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推動998個市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度投資3815億元以上。加力“兩重”“兩新”項目建設,積極做好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組織申報,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有效盤活存量資產,推進消費基礎設施等 REITS項目申報發行。謀劃啓動一批擬納入“十五五”規劃的項目。

(五)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

縱深推進 “營商環境改革一號工程”

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重大技術攻關任務

打造一批新型國企

(六)強化“百千萬工程”戰略引領

聚力打造從化新老溫泉、增城派潭高灘——正果老街兩大先行區

(七)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

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56個

城中村改造1000億元以上

推進4個國鐵、8個城際、9個地鐵等續建項目建設

報告提到,提升基礎設施保障水平。推動白雲機場三期建成投用,支持做好航點航線拓展和空域擴容,推進空鐵一體化建設。加快增城跑道型通用機場報批建設。

推進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建設,爭取開工建設南沙港區五期、20萬噸級航道工程。推進4個國鐵、8個城際、9個地鐵等續建項目建設,建成開通廣湛高鐵、廣佛東環城際、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地鐵10號線、12號線東段及西段、14號線二期等。

爭取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獲批,力爭開工建設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佛穗莞城際。推進北二環高速改擴建、魚珠隧道、會展西路隧道等道路建設,建成開通增天高速、海珠灣隧道、白雲五線等。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

(八)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新建120公里碧道

建成100個市級美麗河湖

(九)提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魅力

打造大灣區(黃埔)遊戲產業服務中心

建設環白雲山高質量發展帶

規劃建設大灣區北部商文旅體會展集聚區

(十)做好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服務保障

全力推動開幕式出新出彩

高質量完成29個項目競賽組織

創新實施 “城市合夥人”計劃

(十一)聚力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市

建設100個高質量就業社區 (村)

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 (間)

各類幼兒園開設託班1000個以上,力爭每千人口託位數達5.8個。

(十二)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強化全鏈條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十三)加大“好房子”建設力度,有序推進商品房現房銷售

報告提到,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改革房地產開發融資方式,滿足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做好“保交房”工作。

支持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好房子”建設力度,有序推進商品房現房銷售。構建“市場+保障”住房供應體系,多渠道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其中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間)。

(十四)全年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1800億元以上

報告提到,加力提速推進城市更新。搶抓新一輪城中村改造歷史機遇堅持“留改拆”並舉、“拆治興”並進,推動城中村改造全面發力、縱深推進取得更務實質性突破性進展,讓羣衆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堅持走成片開發、區域統籌更新路子,推進中心城區、四大重點片區、重點功能平臺區域內城中村應改盡改堅持“首開緊盯關鍵環節,壓實主體責任,確保今年新納入國家計劃項目首拆”“成熟先行”年底前全部開工。

堅持協同發力、聯動發展,一體推進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產業用房、公建配套建設,通過房票、購買存量商品房等方式促進多元化安置。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推廣應用“自籌資金、拆危建新”危舊房改造、微改造、成片連全年完片改造等模式,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56個。

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1800億元以上,其中城中村改造10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