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champ御用布廠 在桃園觀音!它為何從精品轉軍用 打造第一條防彈布產線?

和友紡織總經理卓欽倫強調,「做這種產品,只有零分和一百分的差別,沒有99分。」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文/吳靜芳;圖片/謝佩穎攝】

從Longchamp托特包、Tumi行李箱用的布,到人命關天的救生艇、防彈背心,都是桃園觀音的和友紡織做的!軍規布料這麼難,爲什麼它做得到,讓MIT布料單價十年翻倍?

你很可能買過和友紡織的產品。商務揹包及行李箱名牌Tumi、繽紛的印花包LeSportsac等一線品牌主打耐磨、環保的包袋布料,長年來自臺灣桃園觀音、年營收約12億的和友紡織。尤其法國著名的包袋品牌Longchamp,旗下風靡全球的摺疊托特包,八成以上布料是和友提供。

你也很可能在漢光演習的影片上,看過和友的產品。2021年,和友獨家取得國防部11億的軍用僞裝網標案。

僞裝網乍看只是挖了很多洞的迷彩布,其實是特規的工業布料,不只要抑燃、輕量、耐磨,還要塗覆特殊塗料,做出防可見光、近紅外線、熱影像、雷達波及衛星偵測的功能,有效遮蔽重要裝備陣地,防止敵人偵測。

過去,國軍的僞裝網都是來自中科院。「現在幾乎都是用我們家的,」總經理卓欽倫語氣帶着一絲自豪。

迷彩布是特規的工業布料,以往國軍的僞裝網都是來自中科院,現在幾乎都來自和友。(謝佩穎攝)

接下來,還不只僞裝網。和友正在建置臺灣第一條符合軍規的抗彈纖維布料生產線,產品供軍用及警用防彈背心使用。除了軍用品小有成績,和友還蹲了6年,取得英國救生艇大廠Survitec認證。

「兩年前離開和友的同事,可能就已經不知道我們現在在做什麼,因爲產品一直在變,」卓欽倫說。

以精品包袋布料聞名的和友,現在鑽研更深的是人命關天的特規工業布料,「我常和同事說,做這種產品,只有零分和一百分的差別,沒有99分。」

堅守臺灣製造,從未外移設廠

和友創立以來,一直在桃園觀音,當紡織同業不斷外移,他們卻從未到海外設廠。不斷追求技術升級,過去十年產量增加不多,但每碼布的單價翻了一倍,「這是和友在臺灣能活下來的重要原因。」卓欽倫說。

和友正在籌劃的抗彈纖維布料產線,用的是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Aramid fiber(芳綸纖維)。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協理黃博雄分析,這種纖維的特性就是重量輕、極度抗撕裂、韌性強,布料層疊起來對上高速的子彈頭,「就像是打太極拳,鑽不過去。」

但同時,這類紗線加工難度極高。「不是一般的織機可以織,」黃博雄說,光是要裁斷纖維,就得用高度特殊的陶瓷刀,一般剪刀根本沒轍。

紡織貿易開發商祥綸企業總監徐修國舉例,一般民衆在戶外裝備市場看到用「大力馬」(Dyneema)布料製成的包包或夾克,就是UHMWPE織成。但同樣纖維要做成軍用品,規格要求更高,成品可能是民生版四倍以上價格。

打造臺灣第一條抗彈布料產線

過去由於政府標案需求量少,臺灣幾乎沒有正規產線在生產這類抗彈布料,軍警防彈背心多是和美國、韓國或以色列公司購買。

特別是UHMWPE紗線,對岸的工廠有國家政策支持生產,又發展得早,紅色供應鏈早已壟斷全球七成產量。「我們正努力取得其他30%的來源,」卓欽倫說。

光是專用加工設備,和友就花了近2億臺幣從歐洲進口整套產線到臺灣組裝。加上其他林林總總的投資,和友花了年營收一半的6億在這座新廠上,還要把資安防護做到位。

國內標案量少又不穩定,上游原料供應商又要費心爭取,和友在漂漂亮亮的品牌客戶市場做得好好的,爲什麼要挺進軍事前線,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生意?

試別人不想做的事

卓欽倫說,這或許是和友的DNA,「我們總是喜歡試別人不想做的事。」和友一開始做流行服飾布料,發現中國供應鏈崛起,毅然決定轉進工業布料市場,從愛迪達的鞋面材料,一路叩門做到Longchamp。

工業布料包山包海,從鞋材到包袋,汽車的安全氣囊,到露營帳篷、軍警消裝備,都是工業布料的範疇。大部份是利基型產品,技術和機能性要求更嚴格

2015年,和友在經濟部輔導補助下,建立了研發中心,正式從接單生產的代工思維,轉爲供應鏈上游的研發者。

「我們開始再往前做多一點,主動替客人開發樣品,」卓欽倫說,這不只解決客戶的問題,也讓和友加強後加工技術能量,從原本的織染出發,再強化表面加工、貼膜、印花及淋膜等工序,是工業布料同業少見的一貫化廠。

「和友在工業用紡織品的織造技術,國內無人能及,」黃博雄分析,包袋是工業布料的一種,和友在這個領域可以做到同個規格的布,不論是十年前還是十年後製造,品質完全一致、沒有色差,顯見技術以及管理實力。和友即使多數營收來自國際大品牌,也有訂單波動風險,必須未雨綢繆,佈局多元產品。

但和友還不滿足,繼續往更高門檻的市場練兵,從一些小標案開始叩門,纔拿下僞裝網訂單。卓欽倫說,從僞裝網訂單,和友發現臺灣的軍用品標案,已經從最低價標改走最有利標的方向,不僅有本土市場商機,外銷市場也有機會。

和友正在建置臺灣第一條符合軍規的抗彈纖維布料生產線,產品供軍用及警用防彈背心使用。(謝佩穎攝)

軍用紡織市場正在崛起

全世界地緣政治情勢升高,不只軍火有需求,軍用紡織品市場也正在崛起。

卓欽倫分析,和友取得非紅上游纖維供貨生產抗彈布料後,在臺灣織造、量產,價格跟國際同業差不多。不只可以賣給臺灣國防部,也能供給軍用品採購排除紅色供應鏈的盟國。

回過頭來,十年前設立研發中心時,和友未來升級要怎麼走,其實卓欽倫心裡並沒有明確藍圖。

「但是停留在原地,就沒有辦法前進,你還是要先走一段路,」他說,「走得愈遠,前面的路會愈明顯,慢慢就知道你適合什麼路。」

【延伸閱讀】

把你我交的稅,「還」給沒繳稅的有錢人?6張表看懂還稅於民、普發現金的荒謬

「準備最齊全CEO」魏哲家 股東質疑臺積機密會被偷?他一句話讓全場服氣

這個時代還能生小孩嗎?調查:七成父母對「手機」教育絕望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827期;訂天下雜誌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