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沈八德大湳滯洪池底28年 廢物利用打造生態浮島
大湳滯洪池工程中,團隊發現一座沉在池底28年的龍舟。(姜霏攝)
桃園市長張善政12日偕同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參與大湳滯洪池完工啓用典禮。(姜霏攝)
桃園市八德大湳滯洪池工程今年1月完工,滯洪量達15萬立方公尺,也是桃園最大滯洪池,可削減大灣溝7.1CMS洪峰流量;工程過程中,團隊發現一座沉在池底超過25年的龍舟,水務局將該龍舟廢物再利用,做爲生態浮島、改善水質。
桃園市長張善政12日偕同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參與大湳滯洪池完工啓用典禮,水務局表示,該工程大湳滯洪池工程總經費約爲12.75億,包含用地徵收費8.9億,其中行政院國土管理署前瞻基礎建設計劃補助4.91億元、市府自籌3.99億元;滯洪池工程經費3.13億元,其中行政院國土管理署前瞻基礎建設計劃補助1.83億元、市府自籌1.3億元及滯洪池管理中心0.72億,由市府自籌。
水務局說明,大湳滯洪池工程於今年1月完工,滯洪量達15萬立方公尺,可削減大灣溝7.1CMS洪峰流量,未來大湳滯洪池將配合下游大樹林滯洪池進行聯合操作,共同調節大灣溝及西坡渠水量,減少匯入東門溪主流水量,大幅減緩下游桃園後站淹水問題。
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1996年期間八德區辦理划龍舟比賽,爾後因地點不適用而停止舉辦,但近年在滯洪池工程期間,團隊挖掘到了一座龍舟,估計已沉在池塘底下將近28年,水務局將該龍舟廢物利用,做爲生態浮島,上面擺滿水草藉此改善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