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客家音交流會開幕 兩岸傳承上杭縣傳統一起曬族譜
▲第三屆「五洲客家音」(龍巖・上杭)文化學術交流會,各民族歡慶 。(圖/五洲客家音文化學術交流會提供,同下)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在客家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的福建省上杭縣,第三屆「五洲客家音」文化學術交流會於8月3日盛大揭幕,吸引來自海內外超過300位客屬鄉親、高校學者及青年學子齊聚,共同探討客家文化傳承與創新,爲兩岸交流注入文化動能。
第三屆「五洲客家音」(龍巖・上杭)文化學術交流會以「五洲客家音・後生原鄉行——永續客家與客家青年責任」爲主題,透過系列文化活動,展現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蘊與代際傳承的重要性。
▼ 臺灣鄉親參訪上杭縣,這裡擁有超過30個客家姓氏的開基歷史。
▲太極文化展演 。
開幕式當天,來自兩岸的嘉賓代表展開主旨對話,聚焦客家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向。活動期間,還舉辦「世界客屬青年博士智庫聯盟」上杭站簽約揭牌、臺灣青年客家文化研習營、兩岸客家族譜對接交流、太極文化展演及家訓書畫創作等豐富內容,進一步深化民間交流與文化融合。
作爲全球知名的客家祖地,上杭縣擁有超過30個客家姓氏的開基歷史,並保有李氏大宗祠、丘氏總祠、張化孫墓等客家祖祠,以及古街瓦子街等文化遺存。當地興建的客家族譜博物館珍藏190多個姓氏、逾3千部、2萬餘冊族譜資料,2萬多份客家契約,1萬多件客家地方文獻資料、客家民俗器物、客家方誌等。
清代民國客家祖地族譜入選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客家族譜博物館爲海內外客家人提供家族史料的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宣傳和交流活動,該館自開館以來已接待全球超過600萬名客屬訪客,是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及福建省對臺交流的重要平臺。
▲ 臺灣鄉親參觀上杭客家博物館 。
此次,「客家族譜研究對接交流」活動中,兩岸學者聯手研究族譜淵源,藉以深化兩岸同宗同源認識。活動特別強調族譜作爲歷史文化橋樑的價值,讓客韻跨越海峽、延續傳承。
在客家家訓文化書畫交流中,兩岸書畫家以家訓爲題現場揮毫,共創長卷,完成後將作品贈予兩岸客家文化機構收藏,彰顯文化情誼的延續。
杭臺客家太極文化交流會已連續舉辦十一年。本屆活動吸引兩岸共11個節目展演,上杭縣太極拳協會會長李雪紅表示,十年來透過太極拳作爲交流橋樑,交流規模、領域及人數皆不斷擴大。
上杭縣近年亦積極推進民間文化互動,舉辦包括客家族譜對接、閩西民族首屆「三月三」曬族譜文化活動、杭臺太極交流、「閩臺一家親」中秋禮教活動及汀江公開水域游泳賽等活動,持續拓寬兩岸交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深化客家文化共同記憶。
▼ 客家族譜博物館、首屆閩西民族「三月三」曬族譜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