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中科發佈多款新一代處理器 劍指服務器市場及AI計算 在研GPGPU將聚焦推理應用
《科創板日報》6月26日訊(記者 郭輝)“我國信息產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構建獨立於X86和ARM體系之外的第三套生態體系。”在龍芯中科今日舉行的2025龍芯產品發佈暨用戶大會上,該公司董事長鬍偉武表示,龍芯中科堅持將自主進行到底,從基於自主IP的芯片研發、基於自主工藝的芯片生產、基於自主指令系統的軟件生態三方面,打牢自主信息技術體系底座。
在發佈會上,胡偉武提出“先單後多,向服務器進軍;先通後專,向AI進軍”的產品開發邏輯,並以此概括該公司過去二十餘年的技術發展歷程。
對應到產品上,龍芯中科今日推出的基於國產自主指令集LoongArch研發的服務器處理器龍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領域及移動終端處理器龍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其面向AI計算進入研發階段的GPGPU產品9A1000,意指進軍龐大的通用計算中心及AI推理應用市場。以上兩款新發布的產品同此前推出的3A6000桌面CPU,也共同補強了龍芯面向不同領域的產品序列。
加速進軍服務器CPU市場 性能可對標英特爾第3代志強系列
在產品開發戰略上,胡偉武表示,過去20年龍芯所做的事情是完成了CPU單核性能的提升,然後再增加核數,當已經實現3A6000桌面CPU、3C6000系列服務器CPU在達到市場主流技術水平後,在夯實通用處理器的基礎上,龍芯再進行以GPGPU爲代表的專用處理器研製。
據介紹,在今日發佈的龍芯3C6000單硅片規格爲16核32線程,可通過自研的龍鏈接口,通過多硅片封裝形成32核64線程的3C6000/D(又稱3D6000)及60/64核120/128線程的3C6000/Q(又稱3E6000)。
據第三方測試報告,3C6000/S、3C6000/D實測單核/多核性能分別達到Intel公司2021年上市的16核至強Silver 4314、32核至強Gold 6338的水平,64核3C6000/Q性能超過40核至強Platinum 8380的水平。
結合Intel公司第三代至強可擴展架構服務器芯片出貨情況,龍芯中科稱,3C6000系列服務器CPU綜合性能達到2023年市場主流產品水平。
龍芯3C6000系列服務器CPU的推出,顯示龍芯中科進一步向服務器市場拓展業務的決心。
《科創板日報》記者關注到,龍芯中科此前已推出服務器CPU,其上一代產品3C5000主要用於白牌服務器市場。據此前龍芯引用調研機構數據,服務器市場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白牌服務器,通常會由數據中心向ODM廠商採購——而向非整機廠商,以此來降低硬件成本。
而在2025龍芯產品發佈暨用戶大會上,龍芯中科與浪潮計算機、中興通訊、聯想開天、軟通計算機等主流品牌整機廠商,共同發佈了基於龍芯3C6000系列處理器的通用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工業服務器、網絡安全設備等主板、整機及解決方案產品。
開啓AI處理器開發時期 新品將聚焦推理類應用
龍芯中科今日還發布3B6000M/2K3000終端/工控CPU,產品採用自主指令系統龍架構,面向終端(筆記本、雲終端等)和工控應用,已於2024年底流片成功。
其中,移動終端處理器3B6000M集成8個LA364E處理器核,主頻2.5GHz時實測SPEC CPU2006 Base單核定點分值達到30分;集成第二代自研GPGPU核心LG200和獨立硬件編解碼模塊,4K高清視頻處理性能達到每秒60幀;集成安全處理器提供可信支持和密碼服務。
此次發佈的龍芯3C6000系列服務器CPU、3B6000M終端CPU,補強了龍芯中科的產品序列,加上2023年底發佈的龍芯3A6000桌面CPU,形成了桌面、服務器和終端三條線路產品。
胡偉武表示,本次大會發布的3B6000M/2K3000,標誌着龍芯經過20多年的積累,已經系統掌握了通用處理器、圖形處理器、AI處理器及其基礎軟件設計的關鍵核心技術。“龍芯處理器研製在鞏固通用處理器、圖形處理器的基礎上,進入大力發展AI處理器的新時期”。
“從3B6000M開始,GPGPU將成爲龍芯桌面CPU的‘標配’”。胡偉武如是稱。
龍芯中科今日還透露其通用GPU研發進展。
據胡偉武表示,龍芯首款低成本GPGPU產品9A1000目前正在研製階段,將用於顯卡及AI加速卡,性能對標AMD RX550,將集成視頻處理模塊並支持H.264、H.265編解碼。
龍芯中科首席工程師、通用GPU處理器研發負責人蘇孟豪表示,該公司第一代GPU核心LG100已在龍芯獨顯橋片7A2000和SOC芯片2K2000中批量應用,2K3000集成的第二代GPGPU核心LG200兼具圖形處理和AI處理功能。“龍芯專用GPGPU芯片9A1000和9A2000的研發,堅持融合圖形計算和AI計算的通用GPU技術路線,聚焦推理類應用,從端側應用做起,堅持自主研發、迭代發展,不斷提高性能並完善軟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