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市場重金改造!地方盼活化比照臺南友愛市場「體驗經濟」

桃園市龍潭公有零售市場2023年獲經費改造並融入客家元素,不過市議員劉熒隆(左1)表示,2樓約50坪的露臺空間閒置,希望經發局可以設置代客料理、座位區等,讓坪效利用到最大。圖/劉熒隆提供

桃園市龍潭公有零售市場興建於1972年,2023年獲經費改造並融入客家元素,不過市議員劉熒隆表示,2樓約50坪的露臺空間閒置,加上市場內多二代接手,且朝多元化經營,希望經發局可以設置代客料理、座位區等,讓坪效利用到最大,轉型成觀光市場。經發局迴應,因市場爲早市,會先做結構評估,在規畫符合早市的業態。

龍潭公有零售市場改造案2021年向經濟部申請「市集沿街風貌再造計劃」補助,獲得5000萬經費,加上市府配合款2142萬元共7142萬推動龍潭市場的改造,優化市場內各項軟、硬體設施。

劉熒隆表示,市場1樓是攤商、2樓有戶外空間,現在市場內許多攤商都是二代接班,經營方向也朝向多元化,希望傳統市場型態也能改變,2樓閒置的空間,可以讓民衆採買完後代客料理或是有座位區。

劉熒隆說,像臺南友愛市場坪效發揮非常好,白天就是傳統市場的那種叫賣聲,到晚上年輕團隊進駐,變身美食聚落,很多年輕人願意聚集在那吃東西,去體驗市場文化,一樣是市場,卻創造了截然不同的「體驗經濟」,龍潭市場2樓空間很有潛力,希望經發局可以輔導年輕人,並將花重金改造的空間可以更有效利用。

經發局長張誠表示,由於該建築爲老舊結構,目前仍需評估其樓板載重與安全性,以確保後續使用無虞。

經發局迴應,2樓現況爲1間會議室約15平方公尺,戶外空間約50平方公尺,整體建物較老舊,2樓目前主要會議或舉辦臨時性活動爲主,另龍潭市場主要營業時間爲早上,2樓引進新的商業活動,期望引入可和市場互補、吸引人潮、配合營業時間、整體空間好管理的業種、業態,尚在與自治會溝通及在地團體洽詢。

劉熒隆說,希望儘快完成2樓結構安全評估,並積極展開空間活化規畫。希望未來不只是買菜的地方,更是大家可以「吃在地、玩文化、賞創意」的新地標。

桃園市龍潭公有零售市場2023年獲經費改造並融入客家元素,不過市議員劉熒隆(左1)表示,2樓約50坪的露臺空間閒置,希望經發局可以設置代客料理、座位區等,讓坪效利用到最大。圖/桃園市經發局提供

桃園市龍潭公有零售市場2023年獲經費改造並融入客家元素,不過市議員劉熒隆(左1)表示,2樓約50坪的露臺空間閒置,希望經發局可以設置代客料理、座位區等,讓坪效利用到最大。圖/桃園市經發局提供